东方体育日报:是谁制造了“健力宝悲剧”?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03:21 东方体育日报 | |||||||||
很难说,如果1999年的那支国奥队能够打进悉尼奥运会的话,曾经作为天之骄子的那拨健力宝球员,如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但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出线,张效瑞、张然、郝伟、王文华、孙治、商毅、姚立、刘林,还有更早一些的韩涛、杨晓平、王磊、陈文奎,这些或被人记得或被人忘记的名字,至少可以更长时间、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足球。
很难用一个具体的理由总结出众多健力宝球员如此快地陨落的原因,或许当初中国足协组织这样的一批年轻队员到号称技术王国的巴西去留学,本身就是一个心血来潮之后的决定,是被相马植树漫不经心一脚破门之后赌气制造出来的产物。就如同若干年后,总有人用很疑惑的语气问,为什么健力宝队前后两次选人,都没有带上大连的那个叫孙继海的队员一样,谁都搞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错综复杂乱七八糟。只是后来人们知道,当初为了让张效瑞去巴西,为了给天津足球争光,有人逼着张家将效瑞的年龄改小了两岁。这是我们现在知道的,那些不知道的呢? 就在送走了健力宝队这拨孩子后不久,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了,十二分钟跑、三从一大等等新名词也用在了足球身上,“豹子精神”和“抢逼围”也开始大行其道,身高、体重、肌肉以及会不会铲球都成了衡量一个球员是否称职的标杆。不管是戚务生还是后来的霍顿,他们所倡导的都是一种强调对抗、强调整体的硬朗打法,而在当时的甲A甲B,这种打法同样大行其道。从巴西学得一身技艺回来的健力宝队员,从踏上中国足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先天不足了。因为水土不服,张效瑞、商毅这样的技术型球员早早地失去了光华,而李玮峰和李铁这样的猛男却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不管张效瑞们去不去巴西,技术足球的悲剧却是中国足球的特点早就注定了的。 在一个错误的时刻,中国足球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然而又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这是张效瑞们的悲剧,是健力宝这支球队的悲剧,更是中国足球的悲剧。 作者:本报记者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