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23:51 济南时报 | |||||||||
——写在2005足协杯决赛鲁能泰山失利之后(四) 足协杯决赛失利,不仅意味着鲁能泰山2005赛季“四大皆空”,亦宣告该队失去了2006年度亚洲冠军联赛的参赛资格,使他们欲为2比7惨败伊蒂哈德的“吉达惨案”雪耻的愿望,无法尽快实现。于是,球队和俱乐部上下,笼罩在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之中。
这种失落感的产生,一点也不难理解。一支正在上升的球队志存高远,赛季初雄心勃勃要在国内和亚洲赛场上创造历史最佳战绩,赛季结束盘点时却发现,几乎所有的目标都落了空,不失落,是不正常的。 然而,在对造成“四大皆空”的主客观教训进行认真总结的同时,球队和俱乐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能完成赛季目标的最大原因,仅仅从技战术层面是难以真正总结出来的,因为主因恰恰是目标本身的不切实际。 2004赛季,鲁能泰山获得了“双杯王”和中超联赛亚军称号,就一支三线作战的球队而言,这一完全称得上辉煌的战绩,距“圆满”二字只差一步。那么,到了2005赛季,俱乐部在内外援的引进方面投入更大、阵容更加豪华,理所当然地要树立更高的目标。所以,中超亚军要当中超冠军,两个杯赛已经是冠军了,自然要提出卫冕。由于有了亚冠的入场券,更有当年亚俱杯“望加锡惨案”的旧账待还,因而亚冠肯定也要打出个模样来。这样,尽管并未公开声称四条战线全是冲着冠军去的,但俱乐部“一个都不能少”的想法和心态,还是主导了这一年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四面出击和长期透支的结果,使球队不仅没能在2004赛季的基础上再上台阶,反而导致了全面的下滑。 现在回过头来反思,2004赛季鲁能泰山虽然夺取了“双杯王”和联赛亚军,但其绝对实力尚不足以保证这个成绩不出现起伏。而且,球队从2003赛季的联赛第12名一跃成为2004赛季的联赛亚军,进步已经非常惊人了,再不经任何喘息和积蓄,就马上冲顶,显然勉为其难。2005赛季中超没有升降级,本该把成绩指标放在第二位,多给新人锻炼机会,让球队有时间和空间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为恢复了升降级的2006赛季向联赛冠军冲击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可惜,过于急迫的登顶心情和欲望,最终只能以“欲速则不达”的结局收场。 “四大皆空”,或许推迟了鲁能泰山向更高目标前进的时间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则未必是件坏事。2006赛季,俱乐部换了老总;队内三大核心球员,李小鹏退役、巴辛离开、郑智至少15轮联赛参加不了,整支球队的架构均需重新组建。这种情况下再提夺冠,时机肯定不够成熟。即使足协杯决赛获胜取得了亚冠参赛资格,又怎么确保一定能为“吉达惨案”雪耻?万一旧耻未雪又添新恨,给球队造成的心理创伤,恐怕很长时间也愈合不了。 因此,鲁能泰山不妨趁中超杯取消、亚冠缺席和联赛时间缩短之机,把调整和充实队伍作为2006赛季的中心任务,度过人员、战术发生变化之后,新的总经理与老的主教练、原先的队员与新来的内外援、老风格与新打法之间的磨合,为2007以后的赛季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旨在创建百年俱乐部的鲁能泰山,多年来潜心打造后备力量,已开始收到丰硕的回报,该俱乐部19岁、17岁、15岁年龄组梯队的实力均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发展后劲是其他俱乐部不可比拟的。所欠缺的,只是这些人才向一线过渡后如何彻底融入球队、在最高规格赛事中体现骨干作用的经验积累和文化积淀。没有充足的时间、不付出高昂的学费,是做不到的。鲁能泰山需要冠军,更需要那种“让夺冠成为习惯”的大家风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地基要一锤一锤地夯实。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旦当上了“王”,宝座才能坐得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