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即使是假球也要看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11:18 体坛周报 | |||||||||
“我是如此痛恨你,却又将你抱紧”。 10年前曾经创造过职业联赛金牌球市的四川球迷,几年来曾经因彻底伤心而远离球场的四川球迷,现在居然集体出现成为了万人大签名保卫川足活动的发起者与参与者。 在一个人心不古的时代,类似一个完全自发式的万人大签名活动已经属于凤毛麟角
事实证明,昔日大连人的越俎代庖强行入川并没有真正起到振兴四川足球的作用。或许徐明可以算自己的一本账,但四川球迷并不买这本账;所以当徐明以“全球出售,价格面议”的八字方针准备将冠城实施转让的时候,四川球迷感受到的是川足终于回归以及川足将走得更远两种复杂情绪的交织——一丝希望+一份绝望,只能用一个一个的签名权作某种精神的寄托。 在成功冲超仅仅一年之后,上海中邦便力不从心难以为继了,拱手相让已经几成定局。与四川球迷相比,上海中邦的球迷显然是“不幸中万幸”,至少看上去不论上海中邦改换成什么千奇百怪的新名字,也不会离开上海这座城市。只是原有的教练和球员显然将受到严重冲击。主帅马良行已经提前找好退路——去上海一家足校当校长。至于球员的命运则是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狱,且天堂地狱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经历了整整一年风风雨雨的深圳健力宝,在中超元年冠军奖杯上“还保留着足够的温度”的时候,却早已显示着分崩离析的趋势。这个冬天,健力宝球员与健力宝俱乐部将打响一场“讨薪VS反讨薪”的战争;由于郭瑞龙先走了,杨猛又去职了,所有的问题将变得更为纠缠不清;而一边谋划讨薪,一边谋求生路已经成为健力宝球员渴望实现的“两手抓,两手硬”。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深圳足球或许还“活着”,但从某种层面上说已经接近“死亡”的边缘了。 上海九城接手上海中邦因属低成本运作,加之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及上海足球相对厚重的传统等背景,多半还算是一桩不错的买卖;相比之下,四川冠城和深圳健力宝的脱手就不那么简单了。因饱尝实德系之苦,四川冠城的转让势必犹如“二奶嫁人”般艰难;而因严重拖欠薪金,深圳健力宝的再生也势必一如“穷汉娶妻”般艰难——一个艰难的冬天,一个寻找的冬天,一个未知的冬天…… 有天灾,也有钱祸,更有人祸!本赛季中超刚刚落幕,便在成都、深圳、上海不约而呈现出一片“弃城出逃”的景观;重要的还有:以往是“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如今却显现着“只出不进”的尴尬征兆。 在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之际,以往一向恃“财”自傲的北京国安老板们已经火急火燎地奔向西班牙,迫不及待渴望投入皇家马德里宽阔温暖的怀抱了,而四川冠城、深圳健力宝又能靠在那棵大树上呢?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明天的自己在哪里?这又是一个问题。你甚至可以将所有的捉襟见肘、所有的魂不守舍、所有的仓皇出逃以及所有的无力呼喊,统统归结为一句话:明天在哪里?(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