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渊:中超的囚徒困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10:53 体坛周报 | |||||||||
一边是由裸奔、白条、散伙和插草转卖构成的低迷市场,一边是不像上赛季那么喧闹、无序乃至暴力的宁静赛场,2005年中超就在这奇特的二元色中降下帷幕。乐观者称中超见底反弹,但球迷的日益冷漠和大量远离是最好的视窗,05中超的相对宁静是人为的也是暂时的,回避矛盾、压制发展只能带来一时的稳定,中超已经陷入了一个被出线足球慢性谋杀的囚徒困境中。
可悲的释然 乐观者有些释然,当然也只是释然——裸奔中超、空荡看台不可能让人欣喜,没有再出像去年的球场暴力、集体罢赛、投资人造反和大面积的因赌球而打假球这系列丑闻已算上上大吉,此为释然之一。释然之二是,经过以郎效农为代表的部分足协官员多次抗争,市场力量终于战胜了长官意志和政绩冲动,关于实行赛会制或南北分区赛的荒唐动议胎死腹中,2006赛季将继续执行一周一赛的主客场赛制,同时恢复升降级。一场针对职业足球之根本的浩劫没有变为现实,人们深深地释然。 可悲吗?确实极其可悲。在职业化改革进入第12个年头之际,人们听不见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却只闻关于倒退的阵阵鼓噪,某些人念念不忘那个恍若隔世的专业足球时代。不过,高层关于赛会制的动议决非捕风捉影,也不会轻易罢休,君不见不久前在上海,谢亚龙这位足协掌门人如是传达领导口谕:如果2006年再出问题,那就只能回到专业足球时代了。 是无奈更是警告和通牒,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气息奄奄的中超联赛之上。什么叫出问题?像球场暴力、公然罢赛以及赤裸假黑是问题,像本赛季鲁能等俱乐部一再发生的拒放旗下球员参加国家队集训也是问题:你干扰了08圣战!对此我们就不太明白了,都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在深化改革和发展中解决,要改革要创新就要有直面危机的勇气和智慧,只有政客才害怕出问题。海瑟尔惨案都不曾把欧洲足球拉回中世纪,可是,中国足协怎么还一派晚清遗风,一有问题就想着倒退呢? 倒退,会假戏真做吗? 但鉴于职业足球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市场的现实,倒退说更可能是一种对博弈对手的讹诈,意在迫使投资人、赞助商、教练球员和球迷媒体等足球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放弃联赛为本的理念,接受一切为了08的战略转向。谁都清楚,专业足球体制过去不曾,未来也永远不会引领中国足球到达理想彼岸,倒退是一个只能导致共输的馊主意,也是一个不容试错的危险进程。 曾是体育改革突破口的足球改革若公然倒退,各中政治风险谁也无力承受。此举不啻公开承认,历时12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失败了!震惊之余人们必然要问,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得人心,为何惟独足球不行?人们还要追问,谁该为足球改革的失败埋单? 从利益博弈的角度看,职业化改革营造了一个崭新的足球产业,火爆的甲A联赛让很多人受益匪浅,是为共赢。追究谁是最大赢家并无太大意义,但显然,中国足协及总局也是大赢家之一。启动足球改革的本意就在于突破专业足球体制的困境,而不是谁对谁的施舍,一旦职业足球崩盘了,最受伤的只能是以大家长、大股东自居的足协,并因足球圈钱功能的丧失而危及整个体育系统的金牌战略和08大计。 相反,那些从其他领域捞过界的利益集团,投资人和赞助商也好,媒体也罢,既不受足协节制,也无殉难的义务,大不了退出不玩就是了。至于球迷,现在还有谁“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很多人早已只看欧洲足球而远离中超,甚至连口水都懒得吐。谢亚龙在上海发表的关于足球界不要自我感觉太好的“忠告”实在有点矫情,或许只有谢本人还把中国足球当作大众情人。 也就是说,向专业足球体制倒退是谁都极不愿意看到的,当然也不排除假戏真做的可能,不过若真得倒退了也吓唬不了谁,最后的孤家寡人只能是靠着足球改革才得以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的中国足协。 中超命系制度革命 在05中超的两大热词中,如果说“球霸”是对球员劣根性的一种概括性指认,那么“裸奔”就是对惨淡经营的中超联赛最为生动的写照。遥想并不久远的历史,几年来国际管理集团、百事可乐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等一个个赞助商先后以壮士断腕的手法终止了与中国足球的联姻。通常,像百事、西门子那样的跨国巨头,一旦决定斥资几百万、上千万美金购买某个广告载体,就不会因一时一事的波折而轻言放弃。可是对于中超,它们的止损动作格外果断,由此不难想象它们对这个联赛的长远评估。 耐人寻味的是,西门子撤消了对中超的赞助,却仍然保留了中国之队主赞助商的身份。显然,德国人也看出了决策者的战略重心所在,或中国职业足球的附庸本色。所以,郎效农力抗权贵的行为令人敬佩,然而他也只是暂时又有限地赢得了这场一个人的战斗,恢复升降级给人们带来了些许期盼,另有传言06赛季中超不再裸奔。这是否过于乐观另当别论,其实,裸奔不裸奔并不涉及职业联赛的根本,冠名费卖得再贵也是主要进入足协的账户。年终分红究竟是200万还是400万,这种小儿科游戏对于改善经营规模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毫无帮助;对于解决大面积的减薪、打白条和就业危机也无济于事。 从冠城到力帆,从国际到中邦,再从金德到健力宝,栖息在中国最富饶也最具经济活力的土壤上,2005年中超前所未有的寒冷和寒碜,赤条条的何止一个联赛冠名。未来,传统的出线足球在披上了08奥运这块虎皮后,将在更大程度上压缩和压榨职业联赛的生存空间。时间资源方面,还只是2006年,联赛就开始大幅度地为国字号让道;在人力资源方面,抽壮丁无条件,像今年的鲁能那样动辄与足协讨价还价的现象将被喝止;至于资本资源,不妨看一看如下事实就可以无限想象了:中国足协只拿出区区70余万现金就掌控了仅仅一项冠名权就价值近亿人民币的中超公司控股权。 从资源配置到利益分配,如何让中超跳出囚徒困境,是仅仅恢复升降级还是义无返顾的制度创新?回顾一下去年这个时候徐明们提出的改革纲领吧,尽管其中随处可见资本的傲慢与偏见,以及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