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人民日报:三问东亚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4: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上海到澳门,已经举办四届的东亚运动会,对于中国体育的价值和意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本报记者 陈晨曦

  从上海到澳门,东亚运动会已经举办了四届。这项“为了增进东亚地区各奥委会在
体育上和文化上的交流”而存的运动会,却也在其间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中日韩东亚体育三强的角力中,中国代表团继续倾力投入,但锻炼的价值却不比以往。比赛场馆中,很多项目少人问津。这些,都预示着这项赛事若继续在旧有轨迹上前行,很可能会走到生存与消亡的十字路口。

  一问:中国为何派出如此多的奥运冠军?

  毫无疑问,正是依靠中国选手的出色表现,本届东亚运动会的成绩才有了可圈可点之处,举重馆和游泳馆诞生的一项世界纪录和7项亚洲纪录,皆拜中国选手所赐。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的到场,更为赛事聚拢了不少人气。

  然而,中国代表团的“黄金阵容”在击败日韩的众多无名对手大把收金的同时,也在面对着人们“杀鸡焉用牛刀”的疑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体育“唯金牌论”在作怪。

  事实上,中国奥运冠军“身不由己”的出场并不仅仅是为了金牌。一位田管中心的官员道出了背后的隐情:“如果不是有关方面的要求,刘翔等人肯定不会出现在东亚运动会的赛场,我们也想让他们好好休息。”如果此次东亚运动会不是在澳门,而是在日韩的某个城市举行,中国代表团决不会派出如此强大的阵容。

  二问:东亚运动会对于中国体育的价值何在?

  这次东亚运动会恰好在全运会后,参赛的中国选手均是征尘未洗便又披上战袍,因此,大部分选手在赛后坦言“接下来要好好休息”。一位中国教练说:“如果这次运动会像上届一样在全运会前举行,对于中国选手可能更有锻炼意义,成绩也可能更出色。”

  虽然规格不高,但东亚运动会毕竟是新奥运周期第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性运动会,各中心均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实力在东亚运动会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中国田径队在一些项目中派出了一老带一新的阵容,力求增加比赛经验,同时将这次比赛作为全运会与冬训间的有效衔接;举重队着重锻炼教练在新规则下的临场指挥能力;男子曲棍球等弱势项目则是抓住难得机会与强队过招。因此,东亚运动会对中国体育的意义绝非大把收金那样简单。

  三问:东亚运动会的出路在何方?

  只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东亚运动会,竞技水平难和高水平综合运动会比肩:男子百米的冠军成绩只有可怜的10秒41,全运会女举第八名也能赢东亚运动会亚军整整20公斤。

  东亚地区的体育水平本就悬殊,缺少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东亚运更应打破地域的樊篱,引入新鲜血液。上届东亚运动会,

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参赛明显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此次澳大利亚强烈要求参赛却遭到了组委会的拒绝。澳门东亚运组委会主席萧威利表示:“澳大利亚至少要首先离开大洋洲组织。”而由于中亚运动会的举办,哈萨克斯坦也在本次比赛中消失。

  此外,本次大赛非奥运会项目的风头压过了奥运项目:龙舟、软式

网球、空手道等在澳门开展较好的项目,观众参与相当踊跃。非奥运会项目占了此次比赛项目的1/3强,不难看出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多一些娱乐、多一些轻松,东亚运动会的生命力可能会更加旺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