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四川足球 还能保卫你多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3:51 天府早报 | |||||||||
又到川足转让时……写这句话的时候,很容易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写诸如转让、保卫、拯救之类的文字了。这几年四川足球就像中了一个疲劳的“击鼓传花”的游戏,手都传麻了,花都传残了,鼓都敲破了,理想就那么年复一年地摇曳在红尘中,却再也找不到一双温柔手。 从1995年《足球》发起的“保卫成都”,到三天前《体坛周报》喊出的“救蜀(赎)
这几年四川的足球新闻也坠如了这样一个混账逻辑———整个赛季都没有一个关于比赛的亮点新闻,赛季结束了,“新闻旺季”却来了。四川足球的商机已然失去“场上价值”,反而诡异地存在于某场炒来贩去的过程中。在《重庆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叫“川足门前谣言多”的“新闻”,讲某一次有家报纸炒作一家生产音响的企业将接手川足,事情当然无疾而终,然而,“事后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至今那位足球记者的家中,还摆着一台当时那家生产音响的企业所送的音响,只是已经蒙上了不少灰尘……”如果说以前叫卖川足还是“应者如云、买者如风”的话,那么现在是连应者都没有了。当“炒作”都接近零价值乃至负价值的时候,谁来为四川足球的未来买单? 就像一个习惯流浪的孩子,今天随王婶,明天跟张嫂,后天跟李叔,即便哪天回到家,只怕妈妈爸爸都不会叫了。四川足球,你还要多少次地被保卫?四川足球,我们还能保卫你多久? 一个实质性的严峻问题是:四川球迷依旧还有热情,但当必须要把这种热情兑现成生存的钞票的时候,球迷的精神力量越来越丧失那种能够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更直白地说,四川足球的“爱人们”没有支付能力,有支付能力的人却又把四川足球当“情人”看待。我们必须正视:这不是一个只靠呐喊和声援就能解决问题的年代,“万人签名”只是一颗浩大的决心,但它代替不了有关方面一个关于拯救的实质性决定,这个决定并不在球迷手里。据说五牛和全兴早在1999年就对合并重组的问题进行过实质性努力,但最 终却因为种种讳莫如深的利益关系在关键环节流产。四川足球的问题堆积到了今天,说到底,就是有真正拯救力的足球人的“长期不作为”! 不要再去追骂已经决定要走的实德,那是一个失去“内因”的特殊时期造成的必然“外果”;不想去指责高高挂起的四川企业,足球的情感颠覆不了商人认定的法则;也不能去抱怨那些已经远离足球的球迷,因为即便是最后的坚守者,也在开始追问自己最初的决定,四川足球,我这样爱你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问得我们越来越累…… 真正应该肩负起责任来的是四川足球的当局人,这些年来,应该扪心自问,你们为四川足球是否像球迷一样披肝沥胆,你们是否有着球迷一样勇敢的心?你们是否拿出过一个睿智的决定?你们是否采取过一次行之有效的救赎行为?或者又像今天这样,看到报纸,骂骂咧咧地付之纸篓。或者像以前那样,茶杯一放,桌子一拍,继续怨天骂地尤人。我甚至激烈地认为,四川球迷每一次的保卫行动,都是对他们的一场纵容,掩护着他们趁着混乱的骂声从后门悄悄撤退……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四川足球需要行动而不是借口!有人认为四川不配再拥有自己的职业足球,因为这块土地主观上已经丧失了足球最起码的哺养能力。但关于四川足球的未来,需要的是一个高度社会化和立体化的科学战略决策,一句“没钱”就试图推脱所有干系的人,说明他脑子里的足球还停留在“烧钱”的浅表思维。也有人认为四川客观环境不再需要拥有自己的职业足球,因为喜爱足球的人自己花两包烟钱就可以买颗足球来踢。但职业足球和业余足球怎可以这么简单地被偷换概念。这个城市,有川足未必会多点什么,但没有川足,会丧失掉的将不只是一种叫做足球的城市底气。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大声疾呼地发起对川足的保卫,但这是最后一次!因为四川足球不能老是靠着吊瓶和氧气袋苟延残喘,也不可能反复扮演那个吆喝“狼来了”的孩子。雄不起就下课吧!这就是最后的保卫———不在保卫中生存,就在保卫中死去。(劲体娱主题评论 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