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劲体育:国球必须承受之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09:17 《足球·劲体育》

  □木石

  在竞技体育日益急功近利,日益唯“金牌论”的今天,国球之所以被称为国球的衡量标准也日益简单化,就是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不获得金牌就被视为失败,决赛中如果没有中国人,那就是惨败。多少年来,国乒无论男队还是女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着一个又一个新老交替,这么多年,从国手手中溜掉的金牌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不等于可以被原谅。国球的每一次失败,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人事地震,相关责任人下台,后来者或有所成就或继续下台。远的有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中国男队获得历史最差的第七,直接导致当时主教练郗恩庭下课,29岁的少帅蔡振华走马上任, 由此也成就了一个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这样一个中国体育高官;近的有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女队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时任女队教练组组长的李晓东“靠边站”。这次也不例外,女乒亚锦赛失利后,再次引发了舆论对人事的议论,矛头直指主教练陆元盛和本次“女一号”牛剑锋。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很多人希望看到的地震,相关方面也一再辟谣,但相当一部分人还坚信,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就竞技体育的规律而言,一个人或一个运动队不可能长期处在巅峰,尤其是像国球这样的项目,每一次低潮都会造就出此后较长时间的辉煌,正因为有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男队的低迷,才有了1995年

世乒赛囊括七金;正因为有了釜山亚运会噩梦般的经历,才有了2003年巴黎世乒赛王楠夺金后动人的泪水。王楠的泪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让人体会到了,在中国作为一名
乒乓球
运动员,尤其是一名女乒乓球运动员的不易。在乒乓球界经常有一句话,男子世界排名前30的选手都有可能获得单打冠军,因此男单失手国人还是能够勉强接受,而女子,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缺乏强劲竞争对手,一旦失守,必定会引起大呼小叫;还有一句话经常被说,单纯从技术层面而言,女队随便选一名队员参加国际赛事,都有可能成就一个世界冠军。既然这次选派了你,你就必须拿冠军,责无旁贷,就像这次的牛剑锋,否则所有的责任必须一个人来扛。这是外界给予女乒队员的重压,必须无条件承受。

  事实上对于女国手而言,所要承受之重远不止这个,这是最为一名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所特有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队内的竞争,既然一个“不经意”的选派可能成就一个世界冠军,每个人都会为这个“不经意”流血流汗,或者处心积虑。如果问一个世界冠军,在国际赛场上最怕碰到什么时,多半的回答是怕碰到自己的队友,水平接近,又非常熟悉,输赢再正常不过了,因此在队内的比赛中,必须发挥出比国际比赛中更好的水平,才具有说服力。但这还不足以保证获得机会,所谓的“不经意”选派,往往是有意的取舍,因为领导还要平衡各方面关系,还要照顾不同教练的情绪。在中国,许多优秀的女选手就是在这种“不经意”间抱憾终生。作为中国女乒队员,或成为世界冠军,或永无出头之日,一定程度说是命,到了这个地步,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但必须承受。

  就像这次亚锦赛的失利,能说是牛剑锋或者陆元盛一个人的责任吗?但他们必须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也必须做好随时可能被“解甲归田”的心理准备。一支队伍长期辉煌并不是一件好事,会让这个队或这个人丧失进取心,会掩盖很多在外人看来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次的失败从上次的辉煌就已经开始铸就了。这是乒乓球作为中国体育的特殊项目,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一个问题。所谓根本,又牵涉到了体制问题,一个是中国体育的大体制,暂且不论,一个是中国体育所给予乒乓球这个特殊项目的特殊环境。仔细想想,这么多年,关于国球的负面报道,或者负面传言很少,各方面都在尽最大努力为国球创造好环境,也是在保护一面旗帜,这其实是把双刃剑,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国球缺少这样的“忠言”,所以也往往表现出无法承受挫折,遇到挫折拿一两个人是问,简单粗暴就解决了。其次就是训练环境,国球长期封闭集训也是双刃剑,有人经常说,中国的乒乓球选手是练出来的,外国选手是赛出来的,试想,练出来的和赛出来的,哪一个生存能力更强?

  国球这么多年的辉煌,自然有很优良的传统和被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经验,但如果不与时俱进,及时总结,否则就不进则退。从这个方面讲,国球本身承受重压之能力,还不如一名国手个体,如果一次失败把某一个人推到风口浪尖,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次亚锦赛失利之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某个人成为“替罪羊”。甚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1,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