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现代快报:中国跳水队蒙特利尔八日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5:26 现代快报

  经过为期8天的角逐,蒙特利尔世锦赛跳水项目的比赛全部结束,10枚金牌各归其主,中国队夺得了其中的5枚,再次成为当然的霸主。东道主加拿大选手也历史性地摘取了3枚金牌,传统的跳水强国俄罗斯和美国则分别有1枚金牌进账。对于并没有带任务出征的中国跳水队来说,5枚金牌的进账虽然并不能完全让国内的跳水爱好者满意,但是相对于两年前的4枚金牌,这显然也已经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只是,当很多人可能依然习惯于用“梦之队”这样的名字来称呼并要求中国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国外选手却用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让
更多的人们看到:蒙特利尔,不相信“梦之队”!事实上,回首中国跳水在过去8天的征战,也许我们更能够找到让中国跳水“梦幻”不再的真正根源……

  7月17日

  双人项目,中国拥有“先天优势”

  组委会在跳水比赛的第一天安排了女子10米台双人和男子3米板双人两个项目。结果两对中国选手可谓兵不血刃便轻松夺冠,一下子便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两枚金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4位参赛选手,除了出生于1979年的王峰是一位老将之外,其余3人全部都是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新兵”,其中贾童/袁培琳这两位小姑娘更是双双只有14岁,也难怪她们面对记者的提问,回答最多的就是“不知道”这3个字了。18岁广东小伙何冲的横空出世,则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广东跳水这几年在年轻选手尤其是男子选手培养方面的成就,在孙淑伟、余卓成这两位昔日名将的名字已经几乎开始被人淡忘的情况下,从胡佳到杨景辉,再到现在的何冲,广东跳水的又一个春天明显已经来临。

  7月18日

  非奥运项目,想说爱你不容易

  人高马大的东道主选手哈特利拿走了女子1米板的金牌!对习惯于通过看水花大小来判断选手跳得好坏的普通观众来说,哈特利的获胜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按照正常的思维,以她的身材压水花实在是太困难了。所以,对于她的成功,在观众报以掌声的同时,记者之间在有意无意地议论着这样一个话题:这是不是“主场因素”的胜利?

  这样的问题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被公开提了出来,而且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提出相关问题的,竟然是两位加拿大的记者!

  让我们暂时放开“主场因素”的问题不论,探讨一下为何以中国队之人才济济,怎么就是拿不到女子1米板这个项目的金牌———自2001年以来,我们在连续3届世锦赛中于这个项目没有作为了。

  其实解开这个疑问一点也不困难,只要看一看中国队是哪位选手参赛就可以找出答案了。没错,身为奥运冠军的吴敏霞是一位名将,但是,翻开这位上海姑娘成长的史册就可以看出,她几乎所有的成绩都是在3米板项目上取得的。为何重3米轻1米?答案更是简单,3米板是奥运会项目,而1米板就不是!在“奥运战略”之下,将非奥运项目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对于中国跳水队来说甚至早就成为一种“传统”了。

  7月19日

  德斯帕蒂,一个从此不能忽视的名字

  这一天,德斯帕蒂以创纪录的高分战胜了包括奥运会冠军彭勃在内的诸路高手,夺得了男子3米板的冠军。德斯帕蒂相当有可能成为继洛加尼斯及萨乌丁之后,中国跳水的又一个“拦路虎”,带来中国跳水的又一段危机。

  面对813.60的高分,尽管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就连德斯帕蒂本人今后也难以跳出这样的高水平了,但是,这位加拿大小伙子能够有着这样的表现,至少已经明白无误地向中国跳水发出了这样的信号:从此之后,这个名字绝对不能再被忽视!事实上,由于德斯帕蒂是一位板、台兼顾的选手,他的横空出世,很容易便让人想起了萨乌丁———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内,对中国男子跳水持续不断构成威胁的,都是这位“跳水沙皇”。德斯帕蒂会不会真的是又一个“萨乌丁”呢?相信全世界跳水界的人们都在关注着。

  7月20日

  女子跳台,心病何时得医?

  对于本届世锦赛女子10米台的决赛,有加拿大媒体形象地形容其为“失误大比拼”,因为12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全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失误,就连夺冠的威尔金森在5个动作中都有两个是“跳砸了”的,动作的难度上去了,稳定性便必然会出现下降。究竟怎样才可能“鱼与熊掌兼得”?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队没少尝试,却不仅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反而落下了一块心病!李娜曾经是重点栽培对象,但她最终还是因为动作难度不够大被“淘汰”出了国家队。紧接着劳丽诗、李婷以及莫翰娜这几位以难度见长的选手又被推出来了,但伴随着在雅典的失利,3人甚至一下子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据说贾东瑾之所以在出征前被临时拿下来,便与教练对于她动作的稳定性缺乏信心有着很大的关系。

  常言道,针无两头利。我们必须给现有的人员尽可能多的锻炼与发展机会。试图在不停的变换之中突然发现“新大陆”应该是不现实的。在经历差不多10年时间的沉寂之后,是解决这个心病的时候了。

  7月21日

  改革,不存在针对谁的问题

  此前一天,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通过了对跳水比赛几点规则的改革,虽然相关的改革要在两个月之后才会正式实施,但在这天的男子1米板比赛中半决赛成绩不带入决赛的这一“最新精神”还是提前得到了尝试。德斯帕蒂就这样成为了使用新规则诞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本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裁判打出的分数,最终只有4个是有效分了———先前的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传统计分方式,已经为“除去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所取代。很显然,这种对裁判判分效率的“削弱”,对于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反而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推进,毕竟伴随着这一“游戏规则”,哪一两名裁判故意提高或者压制某一名选手的得分已变得并不那么容易了。

  针对国际泳联对于跳水规则改革的一揽子决定,有善于联想者认为这是对处于领先位置的中国跳水的一种刻意针对。但是,很显然,这种联想缺乏任何现实依据与说服力。改革的本身便不存在任何针对谁的问题,改革之后,所有参赛者可以说都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共同起跑点,最终的结果也许就像乒乓球规则的改革一样,尽管变来又变去,但万变难离其宗。7月22日

  中国跳水,惟有娱乐不可信

  郭晶晶站在了女子3米板的最高领奖台上,这已经是她在这个项目的三连冠。虽然只是短短的11个月不到,但在这个伏明霞后的“跳水小天后”身上似乎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不变的也许只是,几乎所有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一提到郭晶晶,便忍不住将她与田亮联系在一起。看来,“亮晶晶”这个称谓已经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可以轻易“分割”开来的了。

  赢得了比赛的郭晶晶笑容可掬地透露:“我会跳到2008年!”对于已经几乎半是运动员、半是娱乐圈人物的郭晶晶来说,以她多年坚忍才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石,坚持到3年后的奥运会确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了她,中国跳水而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同样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情。当然,如果再加上田亮,也许看上去会更为抢眼、更为娱乐一些。

  当郭晶晶在蒙特利尔所向披糜的时候,田亮其实也并没有闲着。为了陕西省的十运会,他必须继续跳下去。“亮晶晶”究竟是娱乐着,还是被娱乐着,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而不论最终的结局或者答案如何,中国跳水似乎都已经诠释了这样一点:惟有娱乐不可信!7月23日

  金牌到手,多提几个“如果”

  这天的比赛,戏剧场面呈现了出来,结果,激动的不仅是观众,甚至还有见惯了大场面的教练———胡佳跳完最后一跳,金牌到手的他得到的不是拥抱,而是领队周继红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胡佳这个臭孩子,恨不能踢他、踢他、踢他!”

  胡佳之所以“惹”到了周继红,是因为他差点将金牌给丢了,只是凭借着最后一跳,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古巴选手古埃拉。

  金牌到手,怎么惊险都充其量是种刺激,甚至会是一种愉快的记忆。但是,在几乎没有任何上档次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一幕,我们就得提几个如果了———

  如果德斯帕蒂参加了10米台的比赛,面对这样的“天赐良机”,他会再让胡佳笑到最后吗?

  如果本次比赛采用了新规则,这样的失误还能够让胡佳“起死回生”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胡佳是带着比古埃拉多出将近30分的半决赛分数进入决赛的,一旦采用新规则,胡佳在决赛中实际得分不仅不足以让他拿到冠军,甚至连前3名都有些悬。

  另一个如果则是:如果田亮参加本届世锦赛,还会出现如此“险过剃头”的场面吗?7月24日

  居安思危,中国跳水已失“梦幻”

  跳水比赛的最后两项在这天上演,代表中国出战的是4位去年雅典奥运会的冠军———女子3米板的郭晶晶/李婷以及男子10米台的胡佳/杨景辉。在郭晶晶/李婷为中国队增添第五枚金牌的时候,两位来自广东的选手只跳出一枚银牌。

  为期8天的比赛结束,中国队总共夺取了5金4银3铜,领先的地位有目共睹,但也确实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居安思危之处。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收获的5枚金牌中,有3枚来自双人项目,3枚双人项目金牌的进账对我们来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再看单人项目,郭晶晶和胡佳倒是捍卫了奥运冠军的尊严,但是胡佳的冠军拿得之悬,简直让教练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对比雅典奥运会,我们在单人项目多丢了男子3米板的金牌。居安思危,如果我们将问题想得更为严重一些,假如中国跳水按照目前的势头走下去,只怕等到北京奥运会我们还要品尝更大的苦头!

  事实上,这也绝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因为在中国跳水30余年长盛的背后,受名与利的驱动,围绕中国跳水的人事之争或者更直接地说各种固有的与新生的矛盾,正在吞食中国跳水的肌体。中国跳水已不复当年“梦之队”的霸气,留给我们的,已经没有梦幻,只有现实。常言道,梦醒了,人在床上。那么,当中国跳水走出梦幻时,应该又是在哪里呢?许绍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跳水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