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要智慧不要伎俩--评国足角球战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06:13 足球门户网 | ||||||||
没想到国家队的一个角球得分会在球迷中引起那么大的反应,在新浪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偷袭得手有失球风"。 这就对了,说明球迷眼睛是雪亮的,脑子是清醒的。 张耀坤射门没有错,孙祥带球传中没有错,肇俊哲随意拨动一下皮球也没错,到底
出在肇俊哲痛苦的表情上。 电视机前的观众还以为小肇受伤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呢,哥斯达黎加的队员肯定也这样认为,哥队有必要全神戒备吗?没必要――谁都有同情心。 但我们却恰恰利用了同情心――什么都可以利用,就是不能利用人性中的善良。 这和大街上那些假装残疾人骗钱的行为有什么区别? 足球场上,诈伤拖延时间可以原谅,禁区内假摔骗骗点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象朱家军这种"战术"倒是第一次见到,不幸的是,它是由中国足球发明的。 当年世界杯上,阿根廷人一个经典的任意球让人眼睛一亮,叹为观止,那是用战术迷惑对手,用技巧赢得对手的尊重,那是智慧。我们呢?是用"伎俩"招致对手的鄙夷和愤怒,这是什么? 足球比赛的核心精神是公平竞争,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所以我们讨厌黑哨、假球;这就象做人一样,我们总得有道德底线。 可以预料,尽管只是场友谊赛,但朱家军独创的"经典角脚战术"将会迅速传到世界足坛,估计没有人会说中国人聪明――科威特人那才叫聪明,那才叫智慧。 细细想来,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缺的就是智慧,多的却是伎俩。比如联赛中的派系、黑哨、赌球;比如签双份合同、收买对方球员、做掉主教练。 现在更厉害了,国家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将中国足球的伎俩升华了――而残忍的是,竟然要好孩子肇俊哲去扮演主角。 好不容易因国青队的精彩表现而兴奋不已的球迷,在得意洋洋地享受足球大餐时,发现了一只苍蝇。 为什么不学学克劳琛?公平地挑选队员,科学地训练,透彻地研究对手,灵活地排兵布阵,巧妙地临场指挥? 为什么不学学克劳琛?以超乎想象的进攻手段堂堂正正地进球得分?为什么不学学国青队,以精妙的足球技巧让对手心服口服?即使偶尔失利,也是球迷心目中的英雄。 可悲的是,充满智慧的克劳琛在带领国青队为中国球迷征战的同时,却无时不在遭受中国足球"伎俩"的暗算。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球迷还大都具有火眼金睛,一眼能识破那些人的"小聪明",一齐声讨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伎俩"――也许这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 这就好。 (三生石/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