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国足最后的机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04:0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这几天,全国球迷充满喜气,而在长沙,有一股气更是直冲霄汉,这就是国家队队员的"不服气"。 很好。估计自有国家足球队以来,国足从未象现在这样被冷落过,而其中根本原因是,小弟弟国青队更有出息。
再不显点能耐出来,国青队在那等着呢,不行的话,把太子废掉,小皇子登基即位。 所以估计对哥斯达黎加一战,朱家军肯定象吃了兴奋剂,把哥队往死里打――赢球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就是再让他们练上十年,也不可能达到国青队那种赏心悦目的配合了;就是再给他们献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不可能拥有国青队那种王者气质了。 估计从踢球开始,朱家军里每个队员赢球的欲望从未想现在这样强烈,这就好,球迷要的就是这个。 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青队的完美表现,也许是中国足球崛起的一个契机,理由有三: 其一、国青小朋友迅速拉升了中国足球的人气,几十年了,我们现在才知道,中国人原来还可以把足球踢得这样好看,那还看什么篮球筐球看什么F1F4? 其二、国青给了国足无穷的压力,这种压力和以往出线的压力完全不一样,这种压力可能是发自球员内心的本能压力,而不是足协的指令,也不是球迷的期望。 其三、国青、国足的较劲将会影响到国内赛场,而国青小将回到联赛也将会带来大量的球迷,说不定中超就此渐渐地起来了。 也许,一个德国老人克劳琛,就此成为中国足球复兴的关键人物;一场世青赛,就此拉动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尽管我们担心克劳琛会被抛弃,尽管我们更担心国青小朋友一回到中超赛场就会被队里的老大欺负,尽管我们无时不在忧虑中国足球的大环境。 但是,大环境有时取决于小环境,成功有时取决于细节。也许,在彻底陷入谷底之后,中国足球各方力量将会慢慢改变以往的做法。 比如谢亚龙不再象阎世铎那样只放豪言不干实事了,虽然杨一民这次在世青赛的表现有点问题,但他不是老大――说不定谢亚龙深藏不露武功高强。 比如俱乐部现在也清醒了学乖了,当初几个捣蛋的别有用心的投资人,要么进去了,要么归隐了,留下来的好象都想干点事――我们看到鲁能申花国安等国企现在都很务实,我们看到赵本山正在力挺足球,我们看到派系好象不再扩张了。 比如大多数球员也都意识到了生存危机,尽管还有些脑袋少根弦的朋友一如既往地乱来,但这些人很快就会被市场清除,绝大多数球员应该是脑子拎得清的――至少我们今年听到的赌球传闻少很多。 理想的状况是,国青持续高歌猛进,国足奋起直追,从而带动联赛的人气回升,最终足球进入良性发展,大家各取所需-- 当官的有政绩。说不定国青小朋友08年在北京拿个冠军,这也没什么不好,就让当官的有点政绩好了。如果当官不要政绩可能更麻烦,天晓得他们会干些什么。 投资人有钱赚。球市火了,自然有人送钱上门,让他们赚钱也没什么不好,谁不想多赚点啊?何况做老板的也不容易。如果投资人不想赚钱就麻烦了,说不定在动歪脑筋。 球员呢收入提高,这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象国青队那样把球踢的漂亮。贝克汉姆拿那么多钱,我们中国球迷也没骂他,可见关键是要物有所值。如果球员对收入没要求可能更麻烦,都去做生意或者干脆做庄家那还踢个什么球啊。 至于我们球迷,有好球看就可以啦,要求不高,场场都能象国青队小组赛那种水平就够了。 现在就看国家队的了,表现好,比如象国青打巴拿马那样打的哥斯达黎家没方向,并且连赢两场,那就千好万好。 表现不好呢?――我们还真的没什么办法。 (三生石/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