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篮球怎超足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17:22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5月16日《财富》论坛体育圆桌会议上首次抛出“篮球已成中国第一运动”的论调在国内体育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其实恰恰达到了李元伟“炒作”篮球的目的,并再次将人们的眼球引向他所主管的篮球。所谓“王婆卖瓜”,君不见随后出场的郁知非和邓亚萍均将他们所从事的项目——F1和乒乓球称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运动”。
每一个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人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数字或论据以证明自己所从事的运动是“第一运动”,而且很多方面其实并无可比性而言。譬如李元伟所举出的“运动场馆第一”的实例,建造一座篮球场需要多少面积、投资多少?而建造一座足球场需要多少面积、投资多少?当前中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有多少面积可供建造足球场?篮球场馆建多了,参加活动的人数相对就多。国内中小学可以很容易普及篮球运动,因为不受场地限制,但足球开展起来相对难度就大一些,场地因素使之然。离开这些具体而实际的情况简单地进行类比,显然不可取。 这就好比李元伟在列举的一系列数字时避而不谈篮球比赛的上座率其实是一个道理,一场篮球比赛上座率受场馆本身的条件限制,再多也不可能超过2万人。而国内中超联赛一场超过2万人是轻而易举的,尽管今年的中超联赛不是很景气,但依然有像武汉、济南等赛区这样火爆的球市。倒是电视收拾率成为了“篮球压倒足球”最主要的证据之一。当李元伟列举去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对塞黑的那场比赛有7000多万观众收看了比赛、在去年国内评选的十大赛事中当选第三位”时,他似乎忘了排在第一位的恰恰是足球——亚足联8月12日正式对外宣布,通过独立的(!)调查机构调查显示,中国队与日本队的亚洲杯冠亚军决赛收拾率为43.1%,也就是超过2.5亿在观看这场比赛的现场直播!而观看此前欧洲杯葡萄牙队与希腊队比赛的人数仅为2400万人。而且,这还仅仅是中国队参加亚洲范围的赛事,甚至还不是李元伟所列举的奥运会的比赛。中国的篮球显然比不了。 李元伟称“媒体正面报道数量第一,各种媒体对本赛季CBA联赛的报道篇数为40多万份,平均每天2300篇报道。”与足球相比,这样的报道量其实只是“大巫见小巫”。国内专职的篮球记者有多少?尚不及足球的1/10。且不说专业报纸,就以日报、晚报所配备的记者人数而言,绝大多数体育部内只配备一名篮球记者,但足球记者却要分“跑国家队线的”、“跑俱乐部队线的”、“跑足协线的”等等。即便是今年中国足球全面陷入低估,报名采访6月份荷兰世青赛的仍达67人,更何况还只是一个青年赛事。而篮球项目即便是国家男、女篮参加世界锦标赛,报名采访的记者人数累计都超不过50人!如果采访篮球的记者真的达到足球项目的人数,在“恶性竞争”情况下,恐怕“负面”、“绯闻”、“八卦”之类的新闻绝对不会比足球少。说到底,篮球影响还是不如足球。 “中国之队”在一年资助总费用是400万美元,这较去年已经下降了1/3。但如果篮管中心成为篮球项目的“中国之队”,能够达到这样的数字吗?阿迪达斯一家公司就可以与中国足协签约10年5亿元的资助合同,篮球项目可能从一个体育用品公司哪里拿到这样的合同吗?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国家足球队去年11月17日未获得世界杯八强赛参赛权后,中国足球确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包括今年的中超联赛没有主赞助商等等。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李元伟很好地利用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对中国篮球竞赛、管理等推出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使得现在的中国篮球市场与中国足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也恰恰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元伟才抛出了“篮球已成中国第一运动”的观点,适时地为中国篮球进一步造势。但如果李元伟把篮球定位于“争取成为中国第一运动”似乎更为恰当。 同样反过来,对足管中心领导而言,应该很好地学习篮管中心的一些做法。例如,同样属于落后项目,同样属于围绕着“08奥运”,在国字号队伍的教练问题上,缘何李元伟敢于从男女国家队甚至青年队都清一色启用外籍教练,而中国足协却“咬住”本土教练不放松(这里绝没有否认朱广沪和裴恩才之意)?仅仅是这种勇气和胆量,就很值得足管中心的领导认真研究。(马德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