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董路:因父之名·现象--也说中国足坛上仗父子兵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9:30 体坛周报

  黄健翔每次和我谈论切尔西,总要提到身高马大的古德约翰森;而每次提古德约翰森,又总要说起这位“世界上防守能力最强的前锋”的父亲。老古德约翰森17岁时就和妻子联手“制造”了小古德约翰森,以至于当17岁的小古德约翰森开始投身冰岛联赛时,34岁的父亲还在球场上拼搏。这对真正的“父子兵”,因此一度成为冰岛足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人们常说体育有赖于天赋,而天赋更多的时候又有赖于遗传。运动领域里“子承父
业”现象可谓屡见不鲜,比如老马尔蒂尼和小马尔蒂尼,便是现今国际足坛最知名的一例。凡有关联的人和事,就难免会有比较的产生。“儿子”和“老子”先后从事同样的工作、扮演同样一个角色的时候,这种比较显得越发必然而有趣。

  不得不说,让小古德约翰森超越老古德约翰森的成就,或者让小马尔蒂尼超越老马尔蒂尼的辉煌,都还算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如果对于“球王之一”贝利的儿子以及“球王之二”马拉多纳的儿子而言,一切的超越瞬间就变得万般艰难了,盖因他们的父亲曾经傲然屹立于“足球之巅”——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再完美的遗传都无法完全拷贝。

  因“父亲”们的鼎鼎大名,“儿子”们首先能够得到的是一份格外的关注。所以通过媒体我们得以知道,贝利的一个儿子曾是巴西一支职业球队的守门员;马拉多纳的一个私生子也曾在那不勒斯少年队崭露过头角,但遗憾的是,至少在今天(也许是永远)他们都没能在球场上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与自己父亲的作为相去甚远几乎遥不可及。或许,这也与格外的关注必然带来格外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关系。

  当然,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初的耳濡目染对于兴趣的培养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何在中国足坛“子承父业”的例子同样不少,比如,谢鸿钧&谢峰、李松海&李蕾蕾、王洪礼&王亮、李应发&李雪柏、王凤珠&王炯、马良行&马一鸣以及冯剑明&冯雷等等。

  我相对了解的是谢峰和李蕾蕾两个人的成长经历。谢峰的父亲谢鸿钧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国脚,母亲则是同一时代女子百米国内纪录的创造者,于是谢峰以“标准遗传”的姿态,成为足球场上的一匹快马。李蕾蕾的父亲李松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门,他在儿子3岁时就开始在床上训练儿子“侧身扑球”的功夫,于是李蕾蕾以“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双管齐下的方式最终成才成名。时至今日,谢鸿钧和李松海想必都有着某种欣然的成就感以及欣慰的幸福感——若将人生比作球场,有为的“儿子”正是他们各自最漂亮的一脚“射门”,或者最精彩的一次“扑救”。

  我还相对了解张宏根、孙宝荣以及金志扬的儿子。前两者的儿子都喜欢踢球,但都没成为职业球员,只是十几年前和我一起为北京工业大学校队效过力。至于金志扬的儿子,坦白讲,我一直怀疑其是否曾经认真地踢过哪怕一脚的足球——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工作,兴趣在别处的他甚至连看一眼足球都不会。

  因父之名。或者得利,或者更艰难;或者超越,或者虎父犬子。一切皆无定数。董路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足坛新闻 全部父子兵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