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南方体育:读书并非无用台球更适合丁俊晖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3:44 南方体育

  丁俊晖生于1987

  韩 寒生于1982

  张佳玮生于1983

  对于80后一代,成功不再只有一种方式。不就是要摘星星吗,我这样也可以。图|何卓英丁俊晖没有私人话题文|张佳玮 (80后作家)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18岁少年脱口说出不在乎姚明以及会打斯诺克就不必读书的论调,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个例,丁小生依靠打球每年挣英镑养家糊口名利双收本来也是合理存在的。然而丁小生显然忽视了一件事情。当他夺得冠军面对媒体的时候,他所陈述的个人观点已经具有了一种公共性质。他所要说的话已经不是一个私人话题。作为“奥沙利文二世”、“未来世界冠军有力竞争者”、“中国斯诺克第一人”等头衔的持有者,他的观点已经具有了导向性。他忘记了他已经不属于人民,而列身于被人民观察、监督和学习的那一部分人中。在媒体那里,一个健康的公众人物的标准是,应当尽到向公众进行良性思想灌输导引的义务。按照这个标准,他在媒体上说这些话,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由于传媒的发达,竞技体育参与者有了相当多的机会成为公众人物。本来作为一个运动员,所需要的不外是运动能力和运动必需的思维能力。然而,传媒在给了运动员更多知名度的同时,也给了其必须重视社会影响这一压力。本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丁小生自己打球兼收名利,对于读书不那么热衷可以理解。然而斯诺克产地英国的先哲培根老师说,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老师生活的年代,不需要读书也可以维持生计的职业比比皆是,比如渔夫,比如猎人,比如水手。然而作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想做个正经人的培根老师,还是大声疾呼所有的同学,要好好读书。如果一定要表一个态度,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应当承认丁同学这类人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只爱打球不读书的同学,最好还是作为个例存在。所谓天才本来是百里挑一。而没有打斯诺克天才或者还没有经济实力消费这些绅士与贵族运动的我们,最好还是读书。

  我已经五年没有看过一本书了,现在国内的作家我根本就不看,没有一个写得好的,他们写的完全是死掉的语言,像说明文一样的。我为什么还要看书呢,难道为了每天都让自己退步吗?丁俊晖说得没错,在学校里念书真的没什么用,人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只看杂志,各种各样的我都感兴趣,我每个月花在杂志上的钱有两三千块,汽车、新闻、摄影……我什么都看。因为杂志嘛,资讯比较丰富,而且也没必要有什么文采。文艺作品,我早就不看了。如果开车出去玩,非要带上一本书的话,我想我会带本地图,还比较实用些。

  ——韩寒(80后作家 现为职业赛车手)争议焦点

  丁俊晖父子完美演绎读书无用论

  丁俊晖父子,完美地演绎了新时代的读书无用论。老丁父子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叫板时下的社会教育体制!他们的勇气和实践值得尊重。他们的意义在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要急着教育丁俊晖,告诉他读书有多少好处。还是先反省反省我们自己吧。

  来自:凯迪网络 猫眼看人 杨建

  谨防拿丁俊晖来证明“读书无用”

  丁俊晖不读书可以成才,与他人读书可以成才,两者并不矛盾,并不排斥。如果一定要它们相互排斥,从而硬将丁俊晖现象演绎成“读书无用论”,就是以偏概全,混淆视听了。记者利用从这样一个天真的台球“神童”嘴里套出来的几句话,断章取义地做文章,就不应该了。

  来自:《中国青年报》海岸 丁俊晖值得欢呼

  一个初中生与一个世界冠军相比,得失很清楚。中国的教育法要修改,不能只求书本知识,不求技能,不求知识产权,不求财产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思想根源。姚明、丁俊晖的智力成就已经高出初中生了。教育要讲结果,不论形式。

  来自:人民网 强国论坛 网友

  丁俊晖值得欢呼吗

  怎么鲜有媒体关注到,丁俊晖之父,其实有明显的违法行为,怎么?这样的违法模式,还要“推广”?丁父让儿子读到初一就辍学,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依照法律,丁俊晖本该由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让他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来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李泓冰

  丁俊晖也是一个坐标

  体育圈的循环,本来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运动为很多人喜欢,于是带来商业机会,自然有一部分拥有天赋者选择通过这种运动来实现梦想。说丁俊晖是一个坐标,原因也就在这里。当他们的身影更多地取代那些行政体制内的专业运动员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可以说,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了蓬勃发展。

  来自:《中国青年报》许斌

  “丁俊晖模式”全解析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制,已经几乎完全涵括了奥运项目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并且仍在不断吸收和扶持新兴项目。从这一角度来说,虽然尚不能断定丁俊晖掘到的是最后一桶金,但毋庸置疑的是,家庭投资体育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来自:《竞报》李岩记录者争议是因为真实?文|李志刚(本报记者 《丁俊晖:读书有什么用?》一文作者)

  上周我对丁俊晖父子的采访出来后,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反应之大是我未曾预料到的。

  4月1日下午2点半,我依照前一天的约定,在丁俊晖父子必经的楼梯口坐等他们。半个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们。我马上去丁文钧的房间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丁文钧给我的感觉是说话、做事与常人的思维不太一样。我至今还记得他的一句话是:“庸人只能培养出庸才,特殊人才必须要有特殊培养方法。”我觉得,就是这样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丁文钧独特的个性,丁俊晖受父亲影响极大,他后来说出那些话也很自然。

  采访完丁文钧后,我就提出能否到隔壁丁俊晖房间拍拍照(注:当天晚上7点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四分之一决赛,丁父不同意采访丁俊晖,但他同意拍照),我得以进入了丁俊晖房间。丁俊晖房间里有四五个人,一个是东莞台球房的老板,其他都是丁文钧带的徒弟。

  拍照花了五分钟,我向丁俊晖问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采访期间,他对两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他对读书问题的回答,也就是这个回答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还有另外一个回答也很有意思:在解释他比赛时为何像李昌镐一样面无表情时,他笑了笑说“没有表情是故意装的,因为不想让对手知道自己的想法!”好一个敢做敢说的丁俊晖!我觉得,就是这两个回答,足以让那些满脸世故、满嘴假话的明星们无地自容!心口如一,比那些只会说假话的人要真实得多。

  社会上对此事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丁父在拿儿子赌博。作为采访丁俊晖父子的当事记者,我觉得有些人完全是杞人忧天。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丁俊晖父子自己投资、自己挣钱、他们喜欢打台球,别人无权干涉。跟那些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培养出的冠军相比,丁家父子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成功代表着一种新的模式和方向。

  至于有人把丁俊晖的话称为“读书无用论”,就请他们看我的采访原文,丁文钧说过“是要有点文化,但文化不是惟一出路。”至于丁俊晖本人的说法,也只是他对自己下的判断,那样说,是因为他觉得台球更适合自己。作为一个记者,我只是在忠实记录着新闻事实,而《南方体育》则是在“还原体育明星的本来面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丁俊晖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LB II新色曝光


鞋狂网友鞋柜


NIKE配色无极限


penny个人感受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