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擂主 本报记者 陈伟胜
中国体育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奥运体育项目”为中心,许多非奥运项目因此被轻视、被削减、被抛弃、被遗忘。像台球运动这种甚至连非奥运项目的主流项目都不入流的项目,在国内的地位之低可想而知。而事实上,台球运动在国际上却具有非常高的声誉,作为欧洲最传统的高雅运动项目之一,台球运动与被称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被称为“骑士
运动”的击剑,并列被称为“绅士运动”。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台球斯诺克运动甚至作为西方文化象征之一,广为青年人所痴迷。笔者也曾经与许多同龄人一样,一度热衷于斯诺克运动制造出来的奇妙“意境”。
被国外选手称为世界台坛“泰戈·伍兹”的中国队小将丁俊晖的成功,给我们的启迪起码有三:
一是自从2001年中国体育实现了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这两大奇迹之后,中国体育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奇迹了。年仅18岁的丁俊晖居然能够在欧洲最经典运动项目之一的斯诺克比赛上连挑多名世界台坛顶尖高手,并最终在200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决赛中,在以1比4的大比分落后的劣势下,最后以9比5反败为胜,力斩自己的偶像、“台球皇帝”亨德利于马下,为中国队夺得了第一个世界职业台球赛冠军,这再次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创下了中国体育的又一奇迹和辉煌。难怪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员将丁俊晖的夺魁,与许海峰当年的“一枪破零”、刘翔的“栏上飞金”、网球女双选手在雅典创下的夺金奇迹相提并论;
二是体育运动绝对不应该只以奥运与非奥运这把标尺来论高低贵贱,丁俊晖的成功完全可以再次证明“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真理。中国体育固然需要奥运金牌,但同样也需要非奥运项目的世界冠军。但愿丁俊晖在斯诺克项目上的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体育只看“奥运战略”的固执和偏激;
三是丁俊晖之所以被誉为斯诺克“神童”,这与他过人的天分和刻苦的训练密不可分。但此外,最感人的则是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以及非凡的洞察力、鉴赏力、预知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儿子的培养,为此他甚至从江苏宜兴老家“移民”到广东东莞。在丁俊晖年仅15岁就夺得亚运会金牌,一举成名之际,丁文钧也并没有被此冲昏头脑,而是拒绝了几乎所有的商业诱惑,毅然将丁俊晖又送到培养条件和环境更好的英国留学,这使丁俊晖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仅从这一点来看,丁父的育子之道,就颇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