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万岁:克劳琛是不是自己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13:48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一条人影在“选秀场”闪过。 “口令!” “克劳琛,自己人。”
“不对!口令是‘一切为了08’,你不是自己人!” 首先必须声明,我对克劳琛没有偏见,对德国足球的训练方式更没有微辞,只是,德国训练营的出现造就了两股足球文化之间的矛盾,是对抗,而不是和谐的交融。换句话说,克劳琛这些“二道贩子”很可能会坏了08好事。 中国足球08战略是出于振奋民族自尊心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工作重心的偏移,本身并没有毛病。但中国的足球是有着深厚“传统”的,是外圆内方的,里面藏着条条框框政绩口号,比赛就像赶潮一样,赶上“那一波”,却钓不上几条鱼,所以踢起来硬梆梆,亚足联说中国足球缺乏想象力也正是基于此点。 朱广沪与克劳琛就像诸葛亮跟周瑜,表面上足协把二人的分工布置得井井有条,但具体进入工作程序,矛盾一触即发。一山岂能容下二虎?更何况,朱广沪统帅的这届国家队的任务其实非常模糊,一方面要参加各种约定俗成的洲际大赛,一方面要应付各种商业赛,其中不排除朱广沪为了日后正式担当奥运队主帅打基础,调遣适龄球员与国足一起磨合。足协曾经对德国财神爷拍了胸脯:派最好的球员去德国。问题是,如果朱广沪看好了呢?如果俱乐部坚决不放呢?如果球员不想去呢? 德国人苦口婆心地游说中国小球员不要功利思想,要看重奥运这块牌子,3年后,他们会升值的。这些话估计没人信,中国足球讲究的就是“现实报”。留学德国跟海外军团是两个概念,前者仅仅是换个地方生活,打打跟德国二线队的比赛,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中国球员的圈子。 很多出国留学的朋友都在抱怨一年多外语还没有长进,在学校,左右坐的都是中国人,出去购物,卖鞋卖袜子的也是中国老板,他们看见中国留学生异常热情,非要用家乡话交流,找找亲切的感觉……他们失去了一种语言圈子,外语没有达到迅速提高的原因就在这里。健力宝在巴西呆了多年,拔尖的没几个,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会了那里的语言,甚至可以充当某些外援的翻译,但桑巴足球的精髓他们没学会。 经过中国足球数十载的不断实践,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绝对不是一个人所能解决好的,需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和谐足球,而不是后浪打翻前浪,后浪死在沙滩上。选定了主帅就意味着“赌博”的开始,也只能一“错”到底——毕竟没人预知到未来。在人力资源方面,朱广沪与克劳琛的暗战自然不可避免,拉锯战中受伤的只能是中国足球。所以我建议,赶紧撤掉德国训练营,那是一个定时炸弹,弄不好两败俱伤,足以炸飞整个奥运战略。 某场奥运足球赛后,几个德国人怒气冲冲。 “不是说好了里面必须有N个08之星的人吗?!” “老朱手底下那些球员打得还是不错的嘛。” “我们投资了的!我们的利益必须保证!” “我去跟老朱协调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