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东方体育日报:限薪 中国足球的博弈话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02:56 东方体育日报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至少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博弈选择中,这个哲学命题早已暴露出它的严重弊端:上海涨幅惊人的楼市,超高房价早已超出了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从而在市场中孕育着巨大的泡沫风险。对于中国足球的市场,同样也有着鲜明的见证:1997年之后,中国职业足球就进入了一个超出经济规律的泡沫发展阶段,从而很快遭遇到市场的强烈报复,几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拯救的黑洞。

  球员工资是这个泡沫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足球虽然从1994起进入了职业化,但中国职业联赛中诸多主体的职业化程度并不高。比如足球俱乐部,不少国有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只为换取一个冠军奖杯或者保级升级;有些地方把足球树立为城市形象名片,政府支撑和政策倾斜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国有资产流失和俱乐部非常规开销(比如黑哨和外援的黑金、内援的签字费、官员的好处费)等违法行为渗透。

  与之相对应的,联赛的另一个主体即球员技术能力低下,中国足球市场中好球员匮乏,造成了俱乐部竞争当打球员中哄抬身价严重,球员工资无序增长,成倍翻番。中国的一些顶级球员可以拿到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这已经相当于欧洲联赛普通球员的收入水平。

  高薪在让一部分球员先富起来、让这个行业迅速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效应。有些高薪球员的生活开始糜烂,球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了对工作能力本身提高的追求;俱乐部对球员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球员工资成为俱乐部运营中的巨大负担,造成俱乐部亏损严重。一些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俱乐部不得不退出足坛,或者以“卖球”来维持生计。

  虽然中国足协早些年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限薪”的宏伟概念,但是“限薪”政策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球员当然不愿意工资从高位大幅回落;俱乐部贫富悬殊,造成俱乐部两极分化;俱乐部承载成绩和舆论压力,没有好球员也无法生存;大量之前签订的长期合同成为“坏账”,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纠纷不断;“限薪”更让整个行业的不景气暴露无疑,足球市场进一步萎缩。

  万般无奈之下,中国足协祭出“休克”疗法即暂停升降级来缓解俱乐部的压力,避免“假、黑、赌、毒”等“黑金”泛滥。然而,这种办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薪”政策的实施,扶植俱乐部的生存,但是对中国足球的规律性健康发展又是一大破坏,对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终极目的更是巨大的伤害。

  本报记者 杜旻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湖人配色2K5


急速回忆重放


TOTAL 90 Laser


zebra dunk high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