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惟有市场才有生机--国象联赛观察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1:30 南方都市报 |
距离联赛报名截止日期还有三天时间,中国棋院钦点的18路大军是否都能全数出战目前还未有定论。如同象甲联赛举办初期一样,普及程度不高的非全运项目联赛终究不能给人以信心。 中国的女子国际象棋居世界顶级水平,借助女子棋手作为联赛的卖点无可厚非,联赛规程甚至还规定等级分在2350分以上的女子棋手可当做男子棋手出战,这无疑也增加了联 赛的激烈程度,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象棋在为棋手水平分布失衡做的一种补救。众所周知,除了谢军、诸宸等世界名将以外,目前国内高水平的女棋手并不多,她们还不能充当“联赛推广大使”这种角色。水平高而且稍具知名度的女子棋手目前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几个队伍中,而广东和河北则在男子棋手方面具有较深的底气,即使是这样,男女混合赛制也给这些人才无忧的棋队提出新的课题:如何平衡男女水平参差的问题。联赛规程规定等级分在2350分以上的女子棋手可对战男子棋手,而目前符合条件的国内女子棋手仅有13名,于是,人才网罗相互争抢的现象便出现在联赛筹备之时。据了解,目前除了广东、上海和江苏等男女棋手实力平均的地方队之外,大部分队伍属于男强女弱或女强男弱的“跷跷板”型棋队。 项目的普及程度不高让国象联赛遭遇了与象甲联赛同样的窘况:市场普遍对联赛的兴趣不大、期望不高,大部分已签署赞助合同的棋队,冠名权费用都仅在20~40万元/年左右。广东国象队的窘况是项目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一直依靠政府糊口生存的棋队一旦进入市场中,便显得束手无策。为何广东国际象棋项目的市场化比其它省市要慢?“广东国际象棋队伍一直成绩优秀,所以棋队也一直靠政府拨款养活,从来没想过要走进市场。其它省市则不一样,他们资金不及广东充裕,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些重点的全运会项目中去,棋队处于一个自生自灭的状态,棋队要生存下去惟有靠市场,由此他们的市场化起步也就比我们要早了。”广东队主教练陈德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 象甲联赛在经过了两个赛季后渐入轨道,国象联赛也似乎在重走象甲的老路。国象联赛第一届,必然会遇上许多问题和困难,摸着石头过河的滋味让人郁闷,但是惟有进入市场,才能最终觅得生机。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丁淑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