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球时代:中国足球需要“人本主义”(二)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10:31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前文说到关于中国足球要树立“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大方面,首先是作为整个中国足球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足协官员要树立起榜样,主动倾听、接受、吸取来自于足球界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多从自身的工作不足出发,多反省自身的实际工作哪些没有做好,这些举措远比叫嚣着诸如总结、交流等流于形式主义的工作强的多,也务实的多。实际上,笔者这个系列文章,远远没有将过于深奥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逐一分析、对照,来以此解剖中国足球的若干个“问题”。笔者只是仅仅以“人本主义”为突破口来解析中国足球,主要是从 人本主义中所强调的发挥个体的主观自我解剖性这个角度来论述的。依照笔者起初的观点,中国足球发展需要的是四大群体的人共同奋斗、和谐统一才能有所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虽说四大群体在各自所处的地位上有很大差异,或者说有主次之分;但从整个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的话,任何一个链条的巨大不足或缺憾都足以成为拖累整个中国足球发展的绊脚石。 作为足球运动四大群体中核心人群的“踢球的人”,无疑他们的竞争力强弱与否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足球水平发达与否的最关键的因素。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来无数次失败的惨痛教训,在一次又一次的总结中针对这个核心人群所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技不如人。具体说来是,教练水平落后,球员能力低下。关于中国足球在技战术方面到底应该以谁为参照物,向何方向发展,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不知道业内人士、外界有识之士讨论多少了?但屡战屡败的病魔却总是难以挥去,到底是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教练和球员的进步和提高呢?我看从纯正的足球业务层面来分析已不够,原因应该是出在中国的教练和队员在文化修养和精神人格上的低层次! 谈到这个问题应该是触及到了中国足球最低级也是最基础的人才选拔的机制。中国足球在起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选拔青少年人才时就不太重视球员的文化素质的状况,再加之教练的学识也因为大多数是退役的球员因此也不高的缘故,所以造成了球员的文化素质与其竞技水平成极为相反的两面。当然,也有文化基础较好,学习充电比较主动积极的球员,但放到整个大环境中来说,还是显得凤毛麟角。小时候的文化底子不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赛和训练任务的日益繁重,从教练到球员自己就几乎更没有时间注重这方面的提高了,久而久之就对此产生了忽视和不屑。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素质和精神人格属于无形的主观意识,它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但每一个要想培养这种高层次的意识绝不是随意就可以得来的,这需要长期不断的日积月累,通过读书学习、身体力行等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细节来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历练。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球员来说,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的较低,因此这反映到训练比赛中,就表现出了训练质量和效率的不高,真正比赛时,不会用脑子踢球;而在平时生活中就又很容易表现为自制能力较差,不会珍惜自己的运动生命。当然,这些问题笔者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具体指某一个具体球员;仅仅是从整体上对中国足球人才的一个界定。 足球的精髓是球员在场上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它需要以充沛的体能做基本保证,但更需要过人的智能做支配。智能就是精神和灵魂,有了它,球员在场上才有可能踢出精彩的足球,每个队员们的个体个性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意志品质,那必然导致球员身心的不健康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真到了比赛场上,心理紧张和情绪不稳定及意志力差的缺陷马上就会显现出来。试想,以这样的精神意识做支配,球员又怎么可能踢好球? 从教练的角度来说,提高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中国的本土教练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从早期专业化时代的球员退役后顺理成章的走上了执教之路。他们的基本文化素质也不会太高,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足球理论精髓时,自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就不够彻底,不够透彻。如此,在自身水平不高的情景下,再加上学习能力的不足,因此使得他们在长期执教球队后会陷入到一个无招可施的尴尬地步;对比赛的指挥和对球队的管理也只能说是有勇无谋。这说到底,也是个才智的问题,也就是文化素质的问题。当然,这还没有提到教练的精神品格是否优秀。实际上,这也与文化教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教练的权威和尊严来自何处?除了业务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尊和自爱,一种亲和力和威慑力并存的人格魅力。这个境界恐怕是无学之徒很难学到的。 因此,中国足球的大踏步发展和提高,在对教练和球员重视基本的足球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外;从基础做起,加强他们的文化修养的锻造和提升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当然,这既需要管球的人的督导,更需要踢球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