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为中国式摔跤鼓与呼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1:22 齐鲁晚报 |
2004年,是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中国式摔跤喜获新生的一年。继“马清宗杯”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之后,“中国跤王争霸赛”再次在泉城济南燃起战火。国家重竞技管理中心以纪念我国摔跤家马清宗诞辰80周年为契机,旨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促使中国式摔跤运动走向世界。 在全国这两次高级别、高规格的大赛中,中国式摔跤的各地特色和各种流派获得淋 漓尽致的发挥:内蒙古跤手的勇猛剽悍和气力雄壮,北京跤手的动作敏捷和招法多变,山西跤手的贴身搏击和连环抱腿……赛场激战气氛浓烈,胜负瞬息万变,双方的攻防招法变幻莫测,精彩的对攻场面频频出现,观众的呐喊助威声震耳欲聋。由此看来,国人热爱中国式摔跤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式摔跤有着良好的市场也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式摔跤的优势特点,在比赛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众的健身性———该项训练的强身健体功能明显;资金的经济性———训练和比赛仅需要一块平地和一件跤衣;实战的竞技性———该项运动克敌制胜的效果极佳;裁判的公正性———裁判员执法尺度鲜明、简便、准确;比赛的观赏性———双方抗争的招法多变而使比赛精彩纷呈。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将其推向世界体坛。 “文革”之前,我国民间摔跤场林立,各地皆建有中国式摔跤专业队,其竞技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1959年,35岁的马清宗迎战前苏联选手、世界冠军沙别托夫,他以中国跤法连续摔倒对手,中国式摔跤的巨大威力使世界跤坛震惊。为此,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在北京亲切接见马清宗时,发出了“把中国式摔跤推向世界”的号召,把中国式摔跤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随着我国“奥运会战略”和各地“全运会战略”的制定,就有了“奥运赛项”、“全运赛项”和“群体赛项”的严格区分。由于中国式摔跤不是“奥运赛项”,被从“全运赛项”中“无情”地取消。尽管在群体运动会中设立了该项,但已无关各地的“全运战略”,各地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已大打折扣,致使该项目的开展、比赛、对外交流,处于自生自灭的“悲惨”境地。因此,重新将中国式摔跤列入全运会赛程,是振兴我国国粹的当务之急。 对中国式摔跤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在保持其强烈个性的同时,向世界展示和宣传该项运动的魅力。把中国式摔跤推向世界,首先要使其重返全运会赛场,还要走出国门以重振雄风。为使其具有世界性,其强烈的地域名称应当修改,就像日本的摔跤改名为“柔道”、韩国的武术改名为“跆拳道”一样。 据记者调查,除少数业余中国式摔跤选手外,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多为国际式摔跤或柔道运动员。他们大多自幼学练中国式摔跤,由于该项不是“全运赛项”,各地均无该项专业运动队,在无奈之中改练了国际式摔跤或柔道。但是,他们对中国式摔跤怀着深厚的感情,把“中国式摔跤推向世界”,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恢复中国式摔跤将不会是一项难事。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中国式摔跤的无穷魅力,再加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该项运动走向世界大有希望。本报记者马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