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对中国足球当前若干问题的讨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14:55 新浪体育 |
中国足球发展到目前,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联赛关注下降,球市低迷,国家队屡次受挫,是到了应该彻底反思总结的时候了。体育的特性,决定体育是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一个行业。可是话又说回来,结果是怎么产生的?结果不能靠上天的给予,结果也不能靠偶然的侥幸,结果是导致形成结果的过程而演生的。譬如罢,吃三个烧饼饱了,那第一个第二个烧饼是什么?——是造成不饿的过程。目前中国足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即结果),溯而思之,肯定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良的现象。现在要研讨如何深化改革 ,就是要检讨一下过去阶段中的瑕疵,进而形成一个新的不再出现大的瑕疵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要产生好结果的。铺路铺向何方,能否铺到目的地,是存在未知数的。即是未知数,就需要广泛探讨,形成一种共识,凝聚共识的力量,唯此,路才能铺成,也不会铺错。借此群言献策的时机,就谈一谈自己的对当前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罢,也许会有益于今后的深化改革。当前甚或以往,社会舆论对中国足球中国足协的工作多斥责之音,混乱和喑暗游荡在中国足球的上空,如一缕缕的阴霾缠绕在中国足协的身上,斩之不断也挥之不去,大有越缠越紧的危机。这一状况不需再赘言,稍熟悉足球的人都能体验到一点。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局面,也许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足协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可以说,中国足协的工作没有完全做好,没有实现社会所抱的希望。今年,接二连三的问题的出现和涌起,促使关爱足球的人要塌下心来反思检讨过去的工作进而开创以后的局面。 所谓深化足球改革的问题是什么?现在的情况是“改革”演成了要“革命”。我认为,“革命”不是随便讲的。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改革是改旧创新的意思,有一种延续但又不同的含义,革命是革去旧的而建立一个新的,有推倒重来的含义。足球改革是中国社会改革中的一个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改革是不可能脱离开中国社会改革的整体框架,要随着社会改革的进程而进程,否则,其改革进程是受挚肘的。实践证明,从九二年开始的足球改革是正确的,建立俱乐部足球联赛体制,走市场化道路都是正确的。直到现在,我认为,这条路子也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否认这条路子的话,那么九十年代的中国足球热火朝天的局面和快速发展的速度就无法解释清楚。不能因为一时出现了问题,就从根本上予以否定。乌云虽遮掩了阳光,我们却不能否认太阳的光辉。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一句话,就是继续沿着既定的路子和方向走下去,遇到沟坎把它填平,遇到荆棘把它扫除,遇到河流就架起一座桥梁,遇到山梁就开凿一条隧道。所以,深化改革的对象,不是已经正确的东西。一项事业的发展,断不可凭臆想好恶任意取舍,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模式,事业不是小孩过家家的游戏,从根本上重新再来一遍,若如此,给事业带来的就是灾难。 目下七家俱乐部联合在一起要“革命”,我不知道是他们自己用的这个词,还是好事者强加于他们的,无论怎样,实际上俱乐部是“默认”的。从俱乐部的主张里看,无非是要虢夺中国足协对联赛的权利,譬如管理权。俱乐部是联赛的参与者,但是发起者却是俱乐部的东家——所谓的投资人(一个俱乐部的投资人很多,这个大东家是否也征求了小东家的意见,如果没有,他们的主张真不可靠)。对这一点,我就搞不明白了。从一家人的角度分析起来,足协和俱乐部(俱乐部是独立的)之间自己的事,干什么外人投资者的事,有点干涉人家内政的嫌疑了。就算他的钱花在了足球身上,我看原因无非是,一可能是投资人喜爱足球,真心搞足球;二可能是投资人借巢下蛋,另有其想罢。依我看,投资人资助足球,也是在尽一个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足球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另一个方面也需要社会单位和公民对它尽一份义务。这是公益事业的共性之一,其二是,对公益事业的管理属于国家,而不是属于私人。虽然,足球也在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但是管理并不是无政府主义状态,革走国家对公益事业的管理。很难想象,如果私人拥有公益事业的管理权,公益事业的发展会怎样,公益事业的公益性又在哪里?无论怎么改革,中国足协对足球事业的管理权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容颠覆的。其理论根据很多,诸如《体育法》等,是可以专门论述的。 那么,在首先肯定了这样一个根基之后,如何进一步深化足球改革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上思索: 中国足协强化行业管理,树立自己的权威。中国足协是国家批准成立的行业协会,依照章程开展工作。这是中国足协权威的来源。可是,很早以来一直目前,中国足协的权威不时受到挑战。一方面,好像中国足协是一个民间机构,就有人敢于蔑视它,欺凌它,不拿它当回事。另一方面,中国足协的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处理问题中还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又使有人更肆无忌惮地怀疑中国足协。 既然国家把足球这一行业交给了中国足协这一机构,中国足协应以全责地管理好足球行业。我相信中国足协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至于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某些比较大的失误,也都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出现问题,社会舆论完全可以批评责问,监督中国足协把工作做得更好,尽量少出现大的问题。至于俱乐部,就不应该混同于社会舆论了。按讲,中国足协和俱乐部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对中国足球的职责和使命是完全一致的,其对中国足协的监督的作用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是要服从中国足协的管理,执行中国足协的行业要求,共同完成中国足球的未来使命,而不是倒戈,反对其管理者。 中国足协要强化行业管理,这话很笼统,要实行,可不是易事。过于独断强厉不行,在强调民主的社会里,独断强厉是招人恨的作风,过于软弱也不行,什么都放任,过于放权,肯定行业里松散一片,也不见得让人高兴,出了问题,管理不善,不善管理的风言就会鹊起。看来,强化管理,得要好好的研究一番。哪些是要大胆管理的,哪些是可管可不管的,哪些是可以不管的。 既然中国足球交给中国足协来管理,要管理就要在该自己管理的领域里大胆地管理。只要是符合规定的,就一刀子下去,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事。这种管理要强硬,因为你有强硬的理由和根据,也是国家和社会赋予给你的,反而你不强硬,就是渎职,就是不尽义务。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处罚也是一种管理和规范,只要有违反,符合规定,就要坚持,不容宽待。否则该严的不严,日久就会自毁威严,自毁长城,以后再严起来,就难上加难了。对于这一点,可以借鉴足球裁判的判罚,无论对错,无论天大的堂璜的理由,足球比赛的比分是无论如何还没有更改的历史和记录。这样的管理,就存在于足球自己的领域,有着足球人的认同。在反思中,联赛中俱乐部一有不满,就要求改变比分,重新判罚。他们明知道结果不容改变,事实已定。却为何总提这样一个问题呢?我看,他们还是看到了中国足协工作中软弱的一方面,也正是这种软弱,怂恿了俱乐部的嚣张,动摇了中国足协的权力的威严。 如果中国足协的权威始终如一,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就会使之生威,威立而信在。 再者,树立自己的权威,也要从内部做起。毕竟中国足协不是一个人在做事,是一个集体。工作作风不好也会减低自己的威信。工作中看似一点不起眼的小事,看似一件没什么的举动,如果不团结一致,左右上下同音,有的工作朝令夕改,也不会使行业内的人信服从之。 足球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俱乐部联赛管理体制。前面已经说了,这一个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一条正确的路子。至于在一条正确的路子上走,走进一条小岔路上去也是有可能的,纠正的方法就是从小岔路上再走回到主路上去。中国足协是联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联赛的舵手,俱乐部是联赛的参与者和得利者,是联赛的航船,舆论是联赛的宣传者和监督者,是联赛的纤夫。作为舵手,要判断方向和把握航程,作为航船,要加足马力一往无前,作为纤夫,要弓腰号喊。可是,现实情况是如何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段以来的航程。我个人认为,中国足协掌握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工作中出现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失误。一个是,反复变动联赛的升降级制度,悠忽升,悠忽降。看似一个简单的升与降,却关乎联赛的根本,摇动了足球市场的根基。再一个是,联赛赛程支离破碎,固然国家队的成绩也很重要,队员都来自于俱乐部,为国家队服役,就不能再为俱乐部尽忠,这的确是一个矛盾,可以再想一想,没有俱乐部,也就没有国家队。没有联赛的水平,也就没有国家队的水平。第三个是,对于联赛中出现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处理的软弱和不彻底。俱乐部在一个比较好的体制里,又做得如何呢?出了问题,不是先从自身找原因,纠正错误,而是找体制上的问题,以掩盖自身的问题。俱乐部认认真真管理了吗,俱乐部规规矩矩打球了吗,俱乐部兢兢业业搞经营了吗?明眼人看这些是要打折扣的。 俱乐部要“革命”,要成立自己的联盟,要建立自己的联赛,看他们的气势,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与中国足协平起平坐的雄心。他们要成立一个怎样的联盟呢?他们要成立一个完全由他们俱乐部自己操控的一个公司,并由这个公司操控中国的职业联赛。大家都知道,中国足球的最根本所在就是这样的一个职业联赛。再换一句话说,如果中国足球的管理名义上是归中国足协管理,但是实际上是操控在由几个大俱乐部组成的手里,中国足协被架空,被傀儡化。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联盟,代表的是谁的意志,执行的又是谁的决定?他们挣来的利益,岂容他人分享。私字当头,公在何处。足球的公益性到那时就荡然无存,足球便成了几个大俱乐部赚钱的机器,小俱乐部们也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默默死去。没有人考虑足球的未来。 由此要坚决反对俱乐部的主张,决不答应。不仅全国的球迷不答应,小俱乐部们不答应,中国的国情不答应,中国足协是理所当然的领导者。(国际足联、亚足联方面的理由我不讲,否则有协洋唬人的嫌疑)。要反对俱乐部所谓的理由之一——国际惯例或国际接轨。国际惯例,什么是国际惯例?我看倒是没几个是一样的,相同的少,不同的多。秦始皇还没有统一世界呢?我们要有自尊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东西,不要总是看着人家的东西好,自己的东西不好。没有自信,就没有恒心,就没有坚强的意志,就积攒不了办大事的能力。外国的好东西,我们要吸收,但绝不是照搬,有所取,有所舍。外国的职业联盟有的是在没有一个国家机构管理的条件下成立的组织(如美国),有的是组成职业联盟的俱乐部具有非常好的素质且国内联赛环境很好。在张吉龙、付华所著的《疯狂意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意大利的联赛在1916年到1919年间中断,但在大战结束后又重新恢复。随着比赛场次的大规模增加和球迷人数的巨增,意大利足球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比赛的组织者带来了新的问题,足协中业余队和职业队在赛制、赛程和地点等问题上屡屡发生争执。而当时的意大利足协是一个相当松散的组织,对联赛无法实施有效管理,这一争执也始终得不到合理解决。最终,职业球队脱离足协,成立了职业足球联盟(CCI)与足协(FIGG)分庭抗礼。直到1922年,分裂的两大组织才重新合并,并举办了合并的第一次全国锦标赛。由于合并后球队数量很多,工作复杂,足协作出了一个新的规定,他们把球队安地区划分为几个大区,以区域性冠军赛取代全国性比赛。这一决定使足协丧失了对全国足球运动的统一管理和指导权,足协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而且区域性的比赛造成观众人数剧减,球队财政吃紧,其中一部分甚至无法生存。1930年,足协对联赛进行了职业化改造,并对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确定了现在通用的主客场双循环积分制(当时胜一场得2分),并将球队按水平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随后又将新组建的队和地区对划分为选拔队,优胜者进入丁级联赛。这种新赛制确立后,意大利足球重新步入了正轨,而这种多级联赛的制度也被历史承认,逐渐发展成为今天金字塔型的十级联赛体系。”最终造就出了意甲的疯狂,疯狂的意甲。这一段话对于目前的沸沸扬扬不断的争论来说是不是需要认真读一读和想一想,有些争论的答案是不是就在其中呢? 我们的几个重要联赛(中超、中甲)从构架上讲应该是不存在大的问题的,只是联赛外围的干扰因素太多了,可能没有意甲的比较纯净。比如假球、黑哨、赌球。如果继续目前的样子,恐怕观众越来越寥寥。中国足协的任务不仅是组织管理联赛,也要时刻注意外围的动向,时刻打扫环境,让联赛在一个健康卫生的环境里存在和发展。如何做呢?其实,我觉得联赛的不好,多数是由假球、黑哨、赌球哄乱的。回顾一下,一直以来,球迷喊得最多的最不满意的可能就是假球了,假球锐减了观众的激情,假球低迷了球市的火爆。假球、黑哨、赌球这些躲在阴暗里的鬼魅,是见不得阳光的。要打鬼,又谈何易哉。可是,鬼又附在谁的身上?附在俱乐部的身上。俱乐部没有责任吗?比赛是俱乐部在踢,队员是俱乐部在管理,裁判的黑哨不是出了个龚建平的例子吗?现在,俱乐部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探究怎样管理,却转移视线,要造中国足协的反,要喧嚣体制上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体制,只要这些鬼不离身,结果都是一样。俱乐部真要是为了中国足球的好的前途,就应该与中国足协一道做起钟馗来一同打鬼。 足球发展已经广泛社会化,已经脱离纯粹意义上的体育范畴,要打鬼,应要联合社会各有关方面,拿起法治的武器,打开黑暗的洞穴。证据是要有的,但是证据是等不来的,也是送不来的,证据是搜集来的。中国足协要有这样一个决心,有了证据,严打不殆。只要造出了一种打过街老鼠的气势,老鼠就只有发抖了。 赌球可能是近来加剧联赛恶化的一个致命的坏玩意。就像SARS病毒一样,传播快,发作快,如不加紧治疗,致死也很快的。赌,追求的是赤裸裸的利,丧失的是道德和良知,只要赌注盯上了某一个目标,手段是无孔不入的。如果有球员也参与了赌球,有裁判下了赌注的话,刚起步的中国联赛的命运必定多舛甚至被毁灭了。从当前看,赌是肯定存在的了,至于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不是圈里人,不会彻底的了解的。 该到了改革深化到法制的时候了。下一步的改革就是要用法的力量清除影响联赛正常进行的干扰因素。 (李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