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周文渊:探寻联赛改革的突破口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09:35 体坛周报 |
在足协版改革尽玩虚招,徐明版改革又有点失去方向的情况下,改革突破口在哪里? 中超财务预算终于姗姗公布了,既超过了足协承诺的11月中旬的期限,也大大晚于一般企业年初公布的惯例。在职业化改革已经进入到第11个年头时,人们——包括最直接的当事人各俱乐部——才得以粗略了解联赛的家底,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职业联赛的巨大讽刺。 中超就值1.3个亿?这是人们读了这份极其简单的预算后的第一个疑惑。须知,当初阎世铎在卖力推销中超概念时,给大家的许诺可要多得多。就在一年半之前的中超招商大会上,全权负责中超经营的福特宝公司宣布的经营目标也有2.5个亿,另外中国之队1个亿,连女子超级联赛也要赚3000万呢。现在,连预算也只能做到1.3亿,差不多只及目标的一半,决算就更加可怜了——在足协的附加说明中,已经提示了不少商业伙伴将打折支付的可能性,比如西门子公司显然不会按赞助费的上限800万欧元支付的,而这800万欧元超过了预算总收入的一半。 我们知道,早在1999年国际管理集团(IMG)与足协签署第二个5年的甲A商业合作计划时,赞助额就已经达到了1个亿,现在都中超了,还只有这个数(还不一定能拿到),那么,这究竟是福特宝的经营能力问题,还是市场本身的问题?若是后者,那福特宝的2.5亿目标如何向包括足协在内的社会公众兑现商业信誉?进一步而言,若福特宝只能做到1.3亿,足协还会不会把联赛商务经营权交给它?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徐明那边吹牛至少可以做到四五个亿,尽管人们对于足协不是采取招投标的市场方法来确定联赛及中国之队承包商的行为极为不满,但足协把经营权交给福特宝并非完全出于商业考虑,也无意遵循市场准则。成立于1993年的福特宝是足协的全资公司,当时因为该公司实力过于弱小,更缺乏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足协才把甲A这块大蛋糕交给了能拉来万宝路等海外大客户的IMG。第一个5年合同期满后,IMG主动将赞助额提高了十倍,这道高门槛又堵住了福特宝染指甲A之路。 当2003年IMG决意退出时,足协终于有机会也有理由把这块肥肉交给自己人打理了。据悉,足协这么做,除了有肥水不外流之算盘外,更有一些不便公示的考虑。 然而,足协这么做却有“违法”之嫌,如果中超章程是中超的根本大法的话。中超章程明文规定,中超的商务开发权归中超股份公司所有。或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去年6月的中超招商大会上,阎世铎称福特宝公司只是“过渡政府”、“看守内阁”,意思是一俟中超公司成立,商务经营权就要回归主人。可是,元年中超都要过去了,不要说中超公司连个影子都没有,连筹备工作都已经完全停顿下来。在此情况下,至少2005年的中超商务开发也只能让福特宝做,由此看来,老阎的“过渡说”有捣糨糊之嫌。 如果说中国职业足球是一项产业的话,那么中超(甲A)和中国之队就是最重要的经营资源,这两大资源在前几年是闭着眼睛也能赚大钱的大金娃娃,即使在市场环境急剧恶化的今天,仍然是一块令人垂涎的香饽饽。但这块资产却被某一家公司没有经过任何招投标竞争就独家经营了,由此,中国的足球产业如何保证发展,俱乐部如何保证不亏损?福特宝公司靠垄断经营,靠发包转包就能旱涝保收地笑纳8%,多达1000多万的代理费,而每年投下几千万真金白银的真正的投资人却只能分到几百万,徐明他们怎能不跳脚,乃至造反? 福特宝公司存在着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根据中央精神,与中国足协这个政府机关也好、行业协会也罢的非盈利组织彻底脱钩。其二,与其他企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其三,最后才是提高经营能力和赢利水平。 显然,福特宝的问题既涉及到中国足球体制的深化改革,又关系到足球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足协版改革尽玩虚招,徐明版改革又有点失去方向的情况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改革突破口,毕竟,中超章程是足协和各俱乐部共同制定也要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