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军: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2:23 《足球》报 |
□郝洪军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人类而言,遗传保持了人类本身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恒定,这样才使人类世代相继繁衍。而在一定条件下,变异使物种的特性有所改变,使之能够不断发展和进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前者;而“播下龙种,收获跳蚤”,则是对变异的夸张说法。 看到中青两场比赛,很自然想到生物界这个名词。战平伊朗,遗憾也好,侥幸也罢,中青在印尼身上,终于得到酣畅淋漓的宰杀快感。殷铁生在缺少毛剑卿、董方卓等多名攻击型球员的情况下,不得不变阵征战亚青赛,并且大胜印尼,有人或钦佩殷铁生的“出奇制胜”,或为沈龙元这样的“奇兵”击节叫好。于是,殷铁生也俨然成了一个革命者。甚至认为,他丰富了进攻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中青带进四强,也摆脱了沈家军那种僵化的战术思路,进而为2008奥运会平添制胜的筹码。 而事实上,中青大胜印尼是没有理由让人浮想联翩的。此届中青,不论在土伦杯,还是在眼下的亚青赛上,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中青的胜利除了年龄上的“优势”外,实际上也是身体上的胜利。从中国男足老少三代来看,不论U-17、U-19以及阿里·汉手下的国家队,呈匹夫之勇,技战术含量低,似乎成了一个无法变异的烙印,深深印在这三代人的额头上。如果仔细揣摩殷铁生的中青,我们甚至可以说,比这烙印更可怕的是,这支青年军在中印之战的下半时,竟然把体力透支,把青年军世代遗传的看家本领——身体素质——都丢失了! 其实,中青队在下半时体能出现的问题,折射的恰恰是技战术的苍白。从球员技术角度来说,失误频频,导致防线危机,也势必增加球员无球盲目跑动的时间;从战术来看,是役呈现出的攻强守弱之势,也说明中青中场还没有真正领悟攻守平衡的真谛。丢球过多,被动回防注定要消耗体力。而对攻击速度的追求,又势必把攻击球员拖进“马拉松”的泥潭。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青依然复制着中国足球糙哥的通病,并有不断发扬光大的趋势。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它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他利用偶而发现的变异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成为轰动人物。谁会成为中国足坛这样的“牧民”?殷铁生还是U17的张宁?其实,从沈祥福等国产知名教练的身上,我们不难做出否定的回答了! 正如生物科学是一个极其系统的科学一样,中国足球的人才培育体系也不是隔离的。在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里,为难殷铁生或者沈祥福们显然都是苛刻的。面对沉沦的中超和各个俱乐部恶劣的生存环境,足坛的决策者们宁可用一个个冠军奖杯装满“兴奋剂”,来麻醉自己蒙骗别人,也不愿意撕掉遮羞布,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因此,中印之战的大捷,我们可以继续在幻觉里自慰:大胜卡塔尔,以小组第一身份出线。然后再吃掉一个包子,挺身四强……直至夺冠! 也许,U17和U19两座金杯,会颠覆所有理论,比如遗传与变异;比如中国足球一代不如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