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报:中国田径为何总是昙花一现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06:12 江淮晨报 |
众所周知,田径一直是中国体育的软肋,长期以来仅有女子中长跑和竞走充当可怜的遮羞布。也不是说其他的田径项目就一事无成,有的也曾经取得辉煌的成绩,但往往都昙花一现。 如何保持一种优势,一直以来使我们颇为困惑。远的如男子跳高的朱建华,连破世界纪录。90年代还有女子铅球选手黄志红连续两届世锦赛夺魁,女子标枪选手徐德妹在日本 东京世锦赛上也获得标枪冠军。虽然曾经有过辉煌,但如今已沦落为“落毛的凤凰”,是什么让我们的曾经的优势项目如此脆弱?首先一个原因还是走出去的少了,又分为次数少和人数少。像国外的很多选手都选择了以赛代练,想着法的找比赛参加,而我们这方面则要滞后得多。刘翔冒出来了,他成功的模式已经和我们传统的模式不太一样了。他和他的教练孙海平背着行囊闯天下。人们常说“请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而他们俩则“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走出去”。正是经过多次大赛的磨练,他的成绩和心态一起成长。而我们很多优秀的选手不是说没有潜质,只是被禁锢在一个圈子里太久,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这些选手往往在国内甚至亚洲屡创佳绩,但到了世界赛场往往就销声匿迹。 还有一个就是很多省份的“全运会情结”。相对于其他事物的“跟风上”,体育界有时候倒是显得少有的“清醒”,往往在看到其他省份出现了某一领域(田径项目)的佼佼者之后,看到全运会上这个项目争金不易,就会很潇洒地放弃这一项目,走所谓“曲线救国”道路,争取在其他项目上有所突破。这种现象,往往直接导致这些高水平选手缺乏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高处不胜寒”也是很折磨人的。英雄还难敌四手,缺乏必要的竞争,仅仅依靠个别选手想维持一个项目的辉煌,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闲话了如此之多,无非希望我们的田径能上去,这次的大奖赛聚集了众多国内高手,也希望能放出异彩,做到弱的变强,强的更强,更重要的一点是延续辉煌。 ·实习生 李俊杰 本报记者 孙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