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周文渊:U17大胜 希望与泡沫的轮回?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09:56 体坛周报 | |||||||||
猛然间,曾经是中国足球永远的痛的伊朗足球,似乎已经不配当我们的主要对手:奥运会预选赛上,连马来西亚队也搞不掂的沈家军,居然3比1杀得波斯铁骑毫无脾气;亚洲杯上,汉家军点球气走刚刚4比3力克韩国的伊朗国家队;现在,U17青年队又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比分完胜志在夺冠的伊朗对手。 中国足球显然输多了,也输惨了,以至人们既不敢去想象那样的胜利,也麻木于那
很多人都指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方向性误区,过早地按成年人的方法进行训练,选材和训练又偏向于身体、力量和速度,而非技术意识。这样的路子,固然可以早出成绩,却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当他们步入成年后,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或弱化,原来的劣势则成了一块难以克服的短板。 人们热切地期望这支青年队能够抓住机遇,时隔12年后再拿下一个“少年冠军”,但更担忧他们是否能避免历史的宿命与轮回。 我们注意到这么个现象,经过10年抢逼围的磨砺,中国队面对身材高大、却比较散漫的对手,比如伊朗,往往能靠严密的组织、成熟的战术取胜,即使对纪律严明、斗志顽强的韩国队也能一战,但对技术和战术同样出色,又不惧怕拼抢的球队,如日本,越来越感到战无可战。 或许,这种风格相克,使得日本队代替伊朗队,甚至韩国队成为中国队最大的苦主。本届亚少赛,国少队恰好以1比3的比分输给了实力平平的日本队,却赢下了公认的夺冠热门伊朗队,之前的亚洲杯决赛,中国国家队也以同样的比分输给了日本队。 但在根本上,这不是风格问题,而是急功近利的青少年足球发展战略的遗祸。由于在选材和早期训练的失误,中国年轻球员的身体条件和整体组织已经达到了亚洲一流水平,但技术和意识差距甚大,到了成年时,由于技术拖了战术的后腿,而将青少年时期的优势丧失殆尽。 技术意识是细工慢活,我们的教练在急功近利的压迫下,只能选择抢先练整体的捷径。比如中途接任U20青年队主帅的殷铁生,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同时足协又是那么急切地要成绩,根本无暇练技术磨意识。另一方面,在男女成年足球赛场上连连失利后,拯救中国足球、拯救中国足协的使命很滑稽地落到了青年队身上。 这虽然很荒唐,事实上一个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也拯救不了谁,可决策者确实做着这样的梦。于是,我们总走在“希望工程”与“泡沫工程”的轮回之中。 随着U17青年队取得良好的成绩,以及可以预计的即将到来的U20在亚青赛上的上佳表现,估计有关部门又要给予特殊关爱。但中国足球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领导一“重视”,球队就遭殃,沈家军已经成为牺牲品,但愿张家军、殷家军不会步其后尘。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