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尹波:不遇日本 枉得冠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0:3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日本与巴林的半决赛,济南球迷全力为巴林助威,最终巴林3比4惜败,全场观众遗憾不已。再回想日本与约旦的四分之一决赛,运气极佳的日本最后关头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亦令一边倒地支持约旦的重庆球迷扼腕长叹。 中国球迷的心情不难理解,但是,假如日本四分之一决赛负于约旦,或半决赛被巴林淘汰,中国队即使进入了决赛并赢得了冠军,也并不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亚洲之冠!一个
我们都知道中国足球“恐韩”,20年没赢韩国了;也知道中国足球“恐伊”,整整10年之后,才通过互罚点球险胜了伊朗一回。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足球实际上同样“恐日”,自16年前奥运会预选赛时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队2比0客场击败日本,历史性地闯进汉城奥运会决赛圈,其后,中国队再没在正式的国际大赛上赢过日本。 这16年里,日本夺得过两届亚洲杯冠军,两次跻身世界杯决赛圈并于2002本土世界杯打进16强;至于奥运会、世青赛的决赛权和好名次,就更多了。而中国队,则延续了屡战屡败的尴尬记录,除米卢领军破天荒地取得一张2002世界杯入场券之外,其余的世界和亚洲级赛事,几近一无所获,最佳成绩只是1994年亚运会的男足亚军。 由于中国队偶尔也在如东亚四强赛、中日对抗赛等一些规模较小、规格不高的国际比赛上胜过日本,而且论打法、风格,身体条件不如韩国的日本讲究的是以柔克刚,走的是技术足球的路子,看上去不像韩国、伊朗的球踢得那么凶狠,所以在中国球迷印象里,中国足球怕韩国怕伊朗而不太怕日本。其实,只要是关键性的比赛,日本是从来不给中国足球留面子的,每每绞尽脑汁定要战而胜之。 最典型的是1996亚洲杯中、日之战,双方打平则皆大欢喜,中国队这样想,以为日本也这样想,于是中日两队非常“默契”地踢了90分钟“和平球”。然而到了补时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日本队左后卫相马直树突然从禁区左翼突破,把皮球送入中国队网窝,没给中国队留下一丁点儿反击的时间。这一耻辱时刻,比中国足球逢韩不胜20年、逢伊不胜10年历史上的任何一幕场景,都更叫中国人羞愧难当。相马直树这位昙花一现的普通日本国脚,也因此成为比马达维基亚、李东国之类“中国杀手”更能令中国球迷刻骨铭心的不共戴天之敌。 日本足球多年来坚持技术立身,已经处于亚洲足坛技术领袖的地位。日本也是亚洲足坛国际化程度最高、与欧美足球接轨最成功的成员。这次征战2004中国亚洲杯的日本队,差不多就是日本国奥队的原班人马,亚洲杯一打完,他们便要飞赴雅典,三天以后即出场参加奥运会男足的小组赛。日本在欧洲几大联赛踢球的主力,绝大部分未曾归役角逐本届亚洲杯,但这支年轻而阵容残缺不全的日本队,还是一场一场地打进了决赛,距卫冕成真仅差一步之遥。他们能够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的两场生死之战里两度起死回生,看似幸运之极,不过,客观、理智地讲,这更应该归结 于日本足球扎实的基本功底、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技术发挥。这支似乎比上届夺冠和不久前在欧洲赢了捷克、保加利亚等劲旅的那支日本队逊色不少的青年军,仍然显示出比参加本届亚洲杯的其他球队更突出的技术优势。 中国队能否在本土实现亚洲杯夺冠的夙愿,能否向亚洲也向世界证实中国足球的进步,日本队是绕不开、躲不过的一块试金石。在亚洲最高水平大赛的决赛中击败日本,中国足球将完成一次比首度夺取亚洲冠军更大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足球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不遇日本,枉得冠军。现在,历史性地战胜日本和历史性地夺取亚洲冠军的机遇,同时出现在中国足球面前。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就看中国队是否把握得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