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让学校体育成为可能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04:25 中国青年报 | |||||||||
2004年北京大学生篮球联赛有一个响亮的宣言:“圆梦2008,一切皆有可能”。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真的会出现这些大学生运动员的身影吗?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为时尚早,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仍继续着几十年来的专业训练体制,而不像美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是在大学校园里挖掘人才。但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体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正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相比专业化路子,由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大的优势是素质更加全面。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的两名学生李爽、孙磊入选中国青年足球队,得到的评价是:技术稍逊,但理解能力更强。这种理解能力就是通过更全面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一种综合素质。而那些从小就进行专业封闭训练的运动员,虽然在技术方面得到了强化,但进入成年之后,却因为学习、理解能力差而缺乏后劲,逐渐泯于众人。 近年来,随着全国大学生足球、篮球联赛的蓬勃开展,学校体育的发展道路不断得到拓宽。以前,我国运动员的“大学生”身份,多数是为退役运动员寻找出路的一种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年轻选手的培养,这些选手经过大学生联赛的锻炼,已有极少数出现在一些较低级别的职业联赛中。200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代表中国出征,成为我国大运会史上第一支纯粹的“学生军”。 从某种角度而言,学校体育不仅是一种补充,甚至还要成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主导。这是因为,全国千余所高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是体育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在庞大的学生大军中发现人才,利用高校多学科的优势进行科学训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具前景。 当然,要将学校体育发扬光大,光靠一些高校的热情是不够的,它需要体育部门积极地参与,为高校运动队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指导。同时,学校体育还需要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怀。美国的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受关注度几乎不亚于NBA,而我国的大学生联赛却还只风行于校园之内,这显然不利于鼓舞运动员的激情和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 学校体育将成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不可逆转的潮流,早日确立这种思路,各方加以努力,我们相信,学校体育在我国终将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