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蜻蜓leslie:2004欧洲杯启示录--技战术篇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5:00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欧洲杯启示录(一) 2004年的欧洲杯因为揭幕战和决赛的对手相同,而特别的与众不同。足球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解释清楚。赛前,谁也不会想到意大利小组赛被淘汰、法国1/4被淘汰、希腊会进入决赛,这届杯赛最大的神话由希腊制造,但是在法国没落之后,谁是欧洲的王中王?这俨然没有了答案。
欧洲杯对于还在起步发展的中国足球、中超联赛仍然有着非常多的启示,下面将从各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启示录(一)―――技战术篇 足球的技战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越来越模糊所谓的流派,我们看到,英格兰可以打出很流畅的配合,荷兰也会打起冲吊。应该说,在比赛的每一个阶段,根据场上形势,应该采用不同的技战术,每一个队伍都应该掌握领先、落后、僵持球的踢法,在这个层面,捷克、葡萄牙、丹麦、瑞典做的是非常不错的。而中国足球,往往只是重视某一种踢法,所以遇到突变的情况,自我应变能力不强。 足球,应该首先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不管你是长传冲吊、抢逼围、两翼起飞还是其他所谓的名称,都应该牢牢掌握,并加以应用。包括了个人的基本技术、体能、速度、对抗中的传控;团队的距离、队型,欧洲杯上,我们看到所有的配合都是在跑动中进行的,而且越有威胁的配合都是三人以上的配合,以托马森打进克罗地亚的第一球,从中锋的回敲,到格拉维森直传肋部,到进球,传跑一气呵成,而且非常流畅,这种配合,在中超联赛上是很少见的。但是这种配合可以反应出整体技战术的成熟,我们说二过一可能是两个队员的即兴发挥,但是三过三、三过四、甚至四过六,就是团队的技战术配合。这就是强队和弱队的区别之一。 其次,现代足球的功利性色彩将越来越浓,这点从希腊队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以希腊对法国,希腊对捷克两场比赛,希腊的整体战术就是稳固防守、伺机反击、然后在中场频频使用杀伤战术,有些犯规是很明显带有战术意图,这种战术对制约技术性打法的球队是非常有效的,希腊强就强在他们的队员执行战术纪律非常一致,而且他们的防守不是消极的开大脚(中国足球对防守的认识就是开大脚),而是非常注意对球的控制,虽然杀伤战术非常令人不齿,但效果很好,希腊队能够进入决赛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可以把功利足球和本身的特点结合的非常一致。这里有两个队是例外的,一个意大利,他们是太保守,太功利了,反而束缚了自己,另一个是荷兰,他们永远不能够踢功利足球,否则他们将成为四不象,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三,4-5-1阵型的流行。4-2-3-1的出现,正是功利足球的产物。如果没有特别强的中卫的球队是不会打三后卫,三后卫的空档太大,所以多数球队还是以左右边卫和两个中卫的四后卫体系为主。为了加强防守,一般都设置双后腰,双后腰的配备就牺牲了一名前锋,所以在1后面留了三个人,4-2-3-1的成功取决于是否有强力前锋(如范尼),是否有突破好的边锋(如C.罗、鲁本),所以葡萄牙和荷兰是相对执行4-2-3-1较好的球队,而意大利显然缺乏好的边路选手,加上维耶里状态很差,所以改踢4-4-2的威胁远远大于4-5-1。4-5-1依然是一种偏重于防守的阵型,而且对中场队员的突破能力和体能要求很高,中国队能否借鉴一下呢?有郝海东这样可以拿住球的前锋,有孙继海(徐云龙)、郑斌这样善于突破的边卫,有李霄鹏这样攻守兼备的中前卫,似乎可以借鉴一下,问题是谁是4-2-3-1,3当中居中的一个,理想的人员依次是郑智、王鹏、祁宏、邵佳一、周海滨。不知道阿里.汉在看了那么多场欧洲杯之后,会不会也采用这种打法? 第四、球队需要核心,需要球星,但拒绝依赖。我们看到了内德维德对于捷克的重要性,也许他的下场真的是导致捷克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内德维德的优势在于他不知疲倦的奔跑、他在攻守两端的贡献,他对前后场的串联,他对其他队员的鼓舞作用。有他在,我想布鲁克纳是会换海因茨的,但是内德维德的下场,也让布鲁克纳进退两难了,换海因茨后,防守上的弱点暴露无遗,因为科勒在防守对方角球的空中优势(不过最后还是输在角球上,也许这就是命),所以半决赛捷克的失利,我觉得内德维德的下场是关键!在看一下法国,齐达内的能力无容置疑,逆转英格兰可以是其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但是法国输就输在过于依赖齐达内,尤其在进攻上,基本上球都要通过齐达内的脚来组织,这样就影响到了进攻的速度,法国的四场球,其实每一场都踢的不好,进攻的速度太慢,是其致命的缺点之一。现在看来,一个球队要获胜,的确需要一些核心球员,比如费戈、比如内德维德、比如齐达内、比如中国的郝海东,而这些球员应该被视为精神领袖去看待,是否要真正围绕他来组织进攻,是要看核心球员的状态和全队的风格。这点,丹麦和捷克做的很好,这两个队和希腊队,应该是整届欧洲杯战术上比较成功的球队。 从技战术上而言,中国队缺乏的是整体,进攻上三人以上有意识的配合太少,球员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很差,对足球的基本理解的不够深刻,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应该出现在什么的位置,不清楚,这种意识也的确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需要改进的是,制定几套针对不同比赛状况的打法,熟悉并提升到意识的阶段。中国队也有核心球员,比如郝海东,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些风格球员,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牺牲球员的个性。 我们看到,英格兰对法国,荷兰对捷克,葡萄牙对英格兰,这三场比赛,相对是欧洲杯中比较精彩的比赛,尤其是捷克的主教练给人印象深刻,下面会对捷克、希腊、葡萄牙、德国、荷兰、英格兰、意大利等队的主教练进行分析,从而进入欧洲杯启示录(二)―――临场指挥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