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川:化学分析--评雷哈格尔与希腊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10:42 《足球》报 | |||||||||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从化学分析人生。前几天看书看到一个段落,脊梁直发冷,生怕有人从身后拍拍我的肩,笑问“这回明白了吧?” 书上说的是科学,解释人们对麻醉品的依赖,说进化赋予人脑两种原本没有关联的本领:即解决事情的能力,和内在的化学性回报机制。也就是说,你辛苦做了件牛X事,当了大人物大英雄,大脑就会受到化学物质的刺激,让你感觉很爽。反之,为了追求爽,你也会
依我看足球也是这般,属于化学性刺激,人家跑九十分钟而我们觉得爽,因为我们产生了许多联想,如果不说是幻觉。我们喜欢的球队赢了,就仿佛我们自己打败了生活中的对手,报复了恶同事和坏邻居;而女人们往往希望弱队突然胜利,这不过是为施予别人同情,总是令我们感觉自己高尚。我们追捧球星,因为我们当英雄而不得,我们对关键时刻射歪点球的悲剧性球星表示极度的理解,因为我们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的失败,急需“虽败犹荣”的安慰;我们又期待黑马,因为总盼望奇迹,可我们最终要强者胜,只因强者才能解决这世间的一切问题——在胜利的那一秒钟。 一场比赛前,我们希望哪方赢,比赛后,我们又会发表什么样的意见,从这些完全能够测量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当然是指欧洲杯这种别国的杯、并且只适用于没有买赌彩的人。希腊逼平西班牙,立时被称为“大黑马”,“希腊神话现代版”。没有点乱子是不行的,越是强者如林,越需要几个弱旅搅局,偶尔翻身。我本来是唯恐天下不乱之人,可我又讨厌防守捡漏的赢法;可这没准儿恰好说明,我自己遇到难题时,不是全攻全守,而是消极顺应,抽空反击? 荷德斗法前,身边的人便打开口水战,爱荷兰者,必赞美激情,蔑视纪律和严谨;爱德国者,必回报以德国般的冷静的笑,指责前者不解严谨的美德,和纪律的高效。英法大战之后,爱英国的嚷嚷,法国已经老了,英国正处于上升期,世界是他们的——说这话的大概是些喜欢闹革命的家伙;而那些歌颂法国的,便故作优雅沉稳地说,齐达内是上帝,小贝等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说这话的人都很有信心很有风度的样子,偶像再大能大得过上帝么?选择和上帝一起,确定是令人放心的,觉得自己站对了队。所以我们的周围,似乎还是希望法国夺冠的居多。 11个人被雷哈格尔捏成一颗心。用心去踢球据说是对德国足球最高的赞美。现在这样的赞美同样体现在希腊队身上。对方的失误和随即到来的运气可以认为是特殊原因。 希腊成了最大的黑马,虽然他们踢得并不好看,但是没关系,像我这样每周看两次中超的人,已经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审美感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