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唐古拉:国青在“土伦”杯只让人看到绝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12:27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国青参加“土伦”杯,小组出线了,平了“健力宝”的最好成绩记录。虽然有几届超白金的前车之鉴,叫好声显得遮遮掩掩,但是它还是给足协领导挣了面子,也让一些球迷重燃起希望之光。但是,很遗憾,撇开结果,看看中青比赛的过程,我看到的只有绝望。这支08奥运,从一出道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土伦”杯是一项检验各国后备力量水平的青少年邀请赛事。在比赛中,我们看到
最典型的是中法之战,为了拿到那一分,中国队龟缩防守,在防守中也不见层次协作,就是依靠人海战术,依靠破坏和犯规来消磨时间。据说领导们为他们在比赛中表现的顽强精神而高兴,而对我来说,如果他们能表现出多一点娱乐个个性,更值得高兴。比赛虽然是平了,中国队如愿了,但我想从比赛中得到的东西法国人比中国人多得多。 这还不是最让人忧虑的。据说中青平均年龄比对手都要小上一到两岁。但是比赛中,我们却看到中国队很能依靠身体吃饭,在与对手的身体接触中往往能占到上风。我不能想象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或身体训练手段比对手更高明,联想到中国足球四大毒瘤之一的虚报年龄,我不知道,在这支中青,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信赖的东西。 我们也会为某几个球员,在比赛中的灵光一现而欣喜,就如同当初我们为曲波高明欣喜一样。但这种欣喜仅仅是片刻的欢愉,它改变不了任何的实质。从高红波、李华筠时代的中青,到健力宝和超白金,他们一直在重复着同样的道路。 殷铁生口口声声中青要走技术道路,中国足球的环境本身不允许技术道路生存,而中国急功近利的出线足球更只会扼杀技术道路。除此之外,选择殷铁生做教练,本身就意味着与技术道路无缘。看看鲁能,当初在他的带领下,只会依靠身体防守和冲刁,战术之贫乏技术之恰欠缺,曾经也是甲A的一大风景。正是教练能力的匮乏,才让鲁能后来铁了心要请外教,才有了金正南、桑特拉奇、捏波和图拔对鲁能的不懈改造。 殷铁生在亚泰是带出了几个不错的青年苗子,这也许说明了他有一定眼光,象沈祥福一样善于发掘人才。但是,要靠这样的人去走技术道路,有识之士只会为中青的前途忧虑。技术在中国太遥远太奢侈了,不是哪个教练说说要走技术道路就能走的。象朱广沪那样被巴西足球熏陶了这么多年,在甲A中超的大环境下,带出的深圳,技术也是一天比一天粗糙,何况殷铁生? 这支中青,生于甲A中超这样的大环境中,又是08奥运也就是一贯出线战略的产物,成为今天这样子并不令人奇怪。但是,它明天的命运,恐怕是已经决定好了的。在这个年龄上,留不留学,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假如有一两个人能被欧洲的球探相中,早一天带离中国足球的大环境,那是他们的幸运,也算是为中国的足球革命,保存一丁点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