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哈里斯科学的“迟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11:50 华商报 | |||||||||
在缺席了两个月后,中国男篮的首位洋帅哈里斯终于上岗了。按照我们的理解,哈里斯算是姗姗来迟了。但包括中国篮协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对这位迟到者生出什么不满。相反,迎接他的是鲜花和宣布他上岗的新闻发布会。 这真是一件稀罕的事物,在中国体育界,还从未出现过一个体育团队中主教练缺席训练两个月的现象。但我要告诉你,哈里斯对中国篮球的改造就是从他的“迟到”开始。
非常明显的是,哈里斯和尤纳斯有着明确的分工。作为助手,尤纳斯前期主要抓的是体能、基本功和状态调整等的基础性工作。这个阶段,尤纳斯是主角,而哈里斯到来后,则是在尤纳斯打好的“地基”上,设计出各种技战术打法,后期精雕细琢的工作要交给哈里斯。这样的协作关系在篮球先进的国家中非常稀松平常,因而,也就不会过多在意主教练什么时候带队训练。但这种科学训练模式用在中国篮球身上还是第一次,我们还是有些不适应,不放心。多年以来,中国教练给我们的印象始终是穿着运动服,不修边幅,两眼通红,一身疲劳的样子。他们的确很累,他们什么都管,长时间中国主教练的角色已经异化了,既抓战术又管训练,既是教练又当家长,我们也总是主张教练要身体力行,与队员同甘共苦,鞠躬尽瘁。然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最应该体现主教练价值的诸如针对性战术训练,赛前情报收集,以及临场的战术设计和应变力等方面,却鲜见大师级别的人物。 当然,中国教练这种啥都管的土办法也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但成功并不能代表科学性。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团队的教练组为什么要进行分工。往大处说,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总结。从远古时代至今,正是出现了几次大的社会分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才有质的变化。往小处说,分工才能各自发挥优势,最终形成系统优势。还是拿篮球举例吧,72岁的布朗至今还活跃在NBA赛场的第一线,而且还获得了本赛季的最佳教练。试想一下,如果让他像中国国奥足球队的主教练沈祥福一样,天天跟队员一起跑圈,打对抗,老头一准儿累得吐血。布朗作为主教练的价值就是他花白头发下的那颗脑袋,他只负责战术,只负责比赛时的指挥,告诉队员怎么打比赛就完成了一个主教练的使命。无疑,64岁的哈里斯就是这样的角色。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