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报:“为名而战”危害中国围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11:42 围棋报 | |||||||||
郭俊良 中、日、韩三国围棋相当于三个科研单位,日、韩企业化管理(其中韩国更重生产),中国事业化管理。比起两个邻国,中国围棋只能称作专业围棋而非职业围棋,其突出特点有二:
一是棋士的劳动以国家“买单”的形式服务于社会,以财政拨付的工资为生计来源。 二是为名而战──这个“名”,即“为国争光”。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有人就曾宣称:中国围棋运动员是纳税人养活的,因此不属于自己,就应该在棋迷的苛责下为“世界冠军”而活。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日、韩职业体制下,围棋部门直接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产生交换活动,获取报酬,相当于私立学校。中国为专业体制,棋士的劳动报酬不直接取自服务对象罢了,相当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教师的收入未必比私立学校高,怎能以“纳税人养活”为由予以刻薄对待、甚至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 基于这种荒唐的逻辑,使专业围棋形成了“为名而战”的特征,棋手似乎成了“为国争光”的工具,很多棋迷不能以人性的态度对待之,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危害了中国围棋的发展: 一是由于国内比赛不能“为国争光”,社会关注程度低,影响了企业赞助热情,造成国内比赛偏少、规模偏小,难以使棋手保持良好状态,也难以使参加围棋比赛成为棋手一生的职业。 二是难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运动员很难获得成就感,容易使棋手失去前进的动力。 日、韩棋手获得成就感的途径为:通过赢棋获取较高的对局收入──每盘棋的胜负都与收入挂钩。棋手只要能赢一定的棋,“围棋行业的佼佼者”的身份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受到社会尊敬。 专业运动员的生计来源是工资,难免“平均主义”,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世界冠军”而战,棋手获得成就感的途径过于狭窄──一次比赛只有一个冠军,即使最出色的棋手,夺冠概率也远远低于失败的概率,普通棋手希望更渺茫。久之,必然失去前进的动力,难以形成基础雄厚的“金字塔”。 三是运动员压力过大,严重影响水平发挥,同时消磨对争胜负的兴趣,直接导致了早衰。 职业棋手参加“世界大赛”,就如同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一样,首先是为个人而奋斗的。个人取得了好成绩,当然也是国家的荣誉。因此,他们不必背负太大压力,尽力发挥水平就是了。而我们的棋手参加国际比赛时为名而战,从而压力过大,想赢怕输,最后往往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这一点,连外国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压力过大也容易消磨棋手对争胜负的兴趣,形成早衰现象。古力成为中国围棋第一人后,不仅没有太多的成就感,相反却感慨“快乐将越来越少”。照此发展,以后再打比赛容易保持“平常心”吗?能不早衰吗? 四是“名”具有递减效应,“为名而战”必然促使棋手早衰。 日、韩棋手为个人而战,无太多象征意义,相同条件下的每一盘棋、每场比赛,价值几乎不会有大的区别。比如第一个冠军意味着30万元奖金,第十个亦然。 中国就不同了——运动员“为名而战”,而名的效应是递减的:陈祖德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载入史册,此后赢九段者多如牛毛,谁又愿意一个个去记?得不到的东西最珍贵,对运动员来说,其成就感主要来自具有突破性质的第一次。而一个人达到事业颠峰后,再创新高的可能性毕竟是微小的。加上年龄渐长、精力减退,棋手非常容易失去动力和兴趣。即使棋迷也觉得没意思(因此特别看重“推出新人”)。乒乓球、跳水、女子围棋的经验表明,一旦国手拿“世界冠军”较多,名的递减效应将会发作,“世界冠军”将不“值钱”。 我们曾经单纯地希望聂、马能以高于常人的思想觉悟和勤奋精神抗拒早衰,为中国围棋多拿几个“世界冠军”。这种“事后诸葛”式的出发点本身就过于功利,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其实藤泽秀行、曹薰铉等日韩老将并不是为了“夺冠”这个“志”而成为常青树的,而只是平平常常地为赚取对局收入而生活罢了。一大批老将以比赛为业,形成了坚实的“金字塔”塔基,藤泽他们不过是其中成绩突出者而已。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必须建立与经济挂钩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仅仅凭“志向”或者压力,是不可能形成健康环境的。大目标可以没有,小目标却是断然少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