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历史的忠告--为什么中超≠甲A?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10:58 《足球》报 | |||||||||
从1994年4月17日到2004年5月15日,从甲A到中超,严格意义上,是十年零28天完成了两个名称的更替。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正常的规划年度后形式上的改变,也可以被认为是积重难返后必须采取的实质上的变革。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伴随着十年来各项指标持续下滑的轨迹,历史在这里究竟是继续一头栽向抛物线的底端,还是就此掉头奋进? 甲A最初几个赛季的火爆,有理由让每一个创立者都深以为荣,但作为创建元老之一
事实上,经历了十年的兴衰,重组上市的中超仍然没有摆脱仓促上马的形象。从筹备中超到中超上马,其间中国足协面对的恰恰是太多违背意愿的状况。红塔退出的破坏性影响以及数股资本力量的酝酿退出,足协既措手不及也拦截乏力;长春亚泰与辽足的拆台官司又一次使足协的“准入标准”受到质疑。而始于上个赛季的实德系关联问题,早就显露出管理者在整体结构上疲软的控制能力,到首届中超之前,健力宝系的横空出世,又凸现出足球规则在资本领域的苍白。关联关系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资本寡头代替国企寡头,较之十年前或许更容易制造短暂的繁华,但对足球自身发展的漠视同样更容易导致根本的靡乱。 十年前的仓促,让假球、黑哨、签字费、薪水暴涨等一系列因素泥沙俱下,起码就现在而言,中超只是一针强心剂,而绝不是一剂救世良方,不预则不立,这是管理者们站在新的十年规划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座城市的主干道十年前只有三车道,改造成七车道会比新建一条七车道困难十倍,这是格局的问题,至少中超在上马之前没有显示出这样的格局。 1992年8月,20家在足总管理下看不到未来的英甲俱乐部揭竿起义,成立英超联盟,很快发现自己仅仅在电视转播上就分到了过去七倍的利益。这是英超十几年来狂飙突进的根本原因,这更是中国职业联赛现阶段无法企及的大变革,所以,在现实条件下推出的小幅度改变更需要对细则的考究,我们只想问,管理者们是否真正能回答出:为什么中超≠甲A?(刘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