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托起中国足球未来的脊梁--写在国奥冲击失败后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3日12:19 西安日报 | |||||||||
当一帮年轻小伙被铜臭熏倒,当曾经被寄予莫大希望的新星沦为糙哥,当超白金一代变成废铜烂铁……中国足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球尽管输了,但还得踢下去。今天的国奥小将,未来的国家队队员,他们能否托起中国足球未来的脊梁,这恐怕是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何时改变技不如人
中国足球一次次“死”在国门前,归根结底就是技不如人,那么什么时候能够改变这一窘况,至少从目前来看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职业化初始阶段,为了改变练的不打,打的不练的怪现象。中国足协大搞体能测试,12分钟跑曾使一帮很有造诣的球员,倒在了及格线内。按理说在职业化进一步深入的情况下,中国足协应该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指挥棒。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取消了12分钟跑后,中国足协又玩起了“YOYO”测试。为了拿到参赛证,许多教练不得不在联赛前的最佳准备期里大练体能,技战术训练早已被置于脑后。当各俱乐部聘请的洋教练们对体测提出质疑之时,中国足协仍然固执己见。长此以往,中国足球岂能不落后。 对于技不如人这一敏感而严重的问题,早在1997年中国队在冲击法国世界杯折戟亚洲十强赛后,时任主教练戚务生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足球输在技不如人。戚务生特别强调他所指的技不如人,就是球员在激烈对抗中合理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太差。 人们都说韩国足球靠的是身体,他们的技术很是一般。然而看看本届中国国奥队,在与韩国队的两回合较量中,中国球员传接球的失误率高得惊人。与伊朗和马来西亚的较量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何时不再向钱看 人们说年轻人正是长知识的时候,然而本届国奥队的小伙子们却被铜臭熏昏了头脑。小小年纪他们除了认钱,好像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艺上。 在本届国奥队中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看谁能在30岁前挣到一千万元。个别球员为了拿到一家鞋厂6000元的广告费,在战马来西亚队的雨天,硬是穿上这家防滑效果并不好的鞋,结果导致了被对手主场逼平。更有甚者,还有人在国家利益面前,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害怕在预选赛中受伤,失去了在联赛中挣钱的机会。 有人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最成功之处,便是球员的钱包鼓了起来。有的球员有了钱,竟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以至于外界传言说,现在的球员是站着踢球,晃着走路,横着做人。以前中国足球与韩国足球的最大差距,也就是一个球,而现在到了自己主场,也敢输个0∶2。 看着不争气的中国足球,据说中超各俱乐部最近提出了限薪举措,许多人举双手赞成。但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之时,现在的球员还会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中吗?这也得打上大大的问号。中国足球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愿这一次改革,不会事倍功半。 何时不再夜郎自大 四年前,当本届国奥队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表现不俗时,他们被冠以超白金一代的美誉。然而就是这帮被各界看好的球员,经过720天集训、15国拉练、84场外战,在沈祥福的调教下,没有了任何个性和章法,变成了一帮“糙哥”。有人直言,是没有个性和能力的沈祥福,害了本届国奥。当初在中国足协选聘教练时,许多人都建议用外教,但中国足协自以为是,认为国产教练完全可以完成任务。 职业化初期,上海申花靠“抢逼围”称雄甲A,北京国安用“小快活”试图永远争第一。当时听起来这些东西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这些只是足球的皮毛。中国教练对足球的理解,多少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当一大批外教登陆中国足坛后,中国足球一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近两年,一大批国内教练再度抢滩,在中超和中甲球队中占有大半壁江山,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据江湖传言,虽然各界都认为外教给中国足球带来了许多新东西,但外教们遵照足球规律办事的严谨态度,破坏了中国足球江湖的行规。许多俱乐部低价请国内“庸教”,靠关系球、人情球……不仅可以保级,有的还能夺冠。中国足球又一次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请个名教头,认真学艺,好好做人,中国足球绝对不会永远没戏。(记者高西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