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岩:从超白金到糙白金?--细数中国足球奇言怪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06日12:58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1、出线足球害了中国足球 自国奥失利之后,此言论甚嚣尘上,不少“名嘴”痛心疾首的到处宣扬:“不能再搞出线足球了,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从基础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也颇为煽情,似乎中国足球闭关修炼个一二十年,出来就可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那我倒要问问,这一二十年间,各级别国家队的成绩还有
韩国不用说了,那是不折不扣的“出线足球”,亚洲杯、世界杯成绩都一般,但一到了世界杯预选赛就特别来劲,几乎回回都是以小组第一出线,也没见韩国队实力有什么退步。 日本的足球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日本队的崛起恰恰是从亚洲杯夺冠开始,之后日本队在亚洲的成绩就没有差过,就连亚洲杯这种中国足球圈看不起的比赛,日本队也是全力争胜,力争取得好成绩。日本足协是“基础”“出线”两手抓,两手都不软。 人家也搞“出线足球”,中国也搞“出线足球”,凭什么人家稳步提高,中国队却一届不如一届?可见“出线足球”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搞“出线足球”。像中国足协那样赛前长期集训、拿亚洲杯、亚运会这样的大赛来为预选赛练兵、一个烂教练用到底,本身就是对“出线足球”的一种误解。 2、从超白金到糙白金 这恐怕是当今评论圈最爱用的一句话了,殊不知“超白金”本来就是“糙白金”。记得四年前中青队参加亚青赛的时候,黄健翔就说过,这届中青队都是在联赛中成长起来的,技术比较糙,所以沈祥福不得已制定了“依靠整体”的战略方针。对比一下当年的中青队和现在的国奥队,就会发现这四年间变化并不大,当年能抢,现在也能抢;当年讲究战术纪律(只是这个战术水平并不高),依靠整体,现在也是依靠战术、依靠整体;当年得分手段是定位球、猛打猛冲、快速反击,现在也是一样(因曲波受伤,少了一个快速反击)。可见“糙白金”一直就是“糙白金”,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亏足球评论界还一个劲的探讨“国奥是如何从超白金变成糙白金”之类的无聊问题。真正应该探讨的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的青年队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糙白金”到“真金白银”的过渡,而我们却一直停留在“糙白金”的水平上?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球员的“后劲”总是那么小?中国足球记者的健忘症使得每次失利以后的总结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有意义的经验太少。 3、亚洲杯为世界杯预选赛练兵 亚洲杯为世界杯预选赛服务,亚运会为奥运会预选赛服务,这在中国的不争的事实。从中国足协到国家队队员到足球记者,似乎就没有拿亚洲冠军、亚军的雄心,好像只有预选赛是正式比赛,亚洲杯、亚运会的比赛都只是友谊赛、热身赛而已。可惜事实证明,以为用洲际比赛练兵就可以提高国家队在预选赛中的成绩,只是足协某些领导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4、临阵不宜换帅 此言论尤其适用于国产教练,从戚务生到沈祥福,球迷们已经看得太多了。“临阵不宜换帅”,说得是大战之前,胜负未分之时,如果已经屡战屡败,还让一个常败之将继续赖在主帅位子上,那就不得不怀疑决策者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在这方面,日韩甚至西亚诸强做的都比我们好,日韩亚洲杯惨败后迅速换帅,结果世界杯预选赛顺利出线;卡塔尔改用哈吉,迎来三连胜,把出线希望维持到最后一轮;伊朗国奥队换帅后两连胜,如果不是中国队不争气,说不定伊朗还真有可能创造奇迹。中国足协总说“学习”“学习”,这些现实的例子不知怎么又不愿意借鉴、 5、心态失衡导致输球 在足球记者的眼里,这句话似乎可以概括中国队任何一场比赛失利的原因。同样,赢了球也是因为“摆正了心态”。好像足球不是一项运动,而是心理竞赛。只要心态好,无论实力有多大差距,都可战而平之甚至胜之,技战术之类的,只是影响比赛胜负的次要因素。 心态论的衍生版本是相当多的,最常见的就是把“玩电游、喝酒、抽烟、泡吧、留长发、带金项链”等生活习惯也归于失败的原因,甚至有时候“五好青年”“老实听话”也会成为罪状。于是我们发现,每次比赛结束,有关场上技战术总结分析的文章寥寥无几,各种内幕、秘闻、心态分析多如牛毛,真怀疑中国的足球记者是不是变得和娱记一样,理论知识越来越少,挖掘场外新闻的能力却越来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