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女足之胜给中国足球带来的讽刺大于快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20:12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4月27日电(记者肖春飞) 中国女足以不失一球的全胜战绩结束了奥运预选赛,总算给这个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中国足球的春天带来了些许和煦之风。 但是,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女足的胜利,给中国足球带来的嘲讽甚至要大于快乐
这就像在家里得到万般溺爱、锦衣玉食的儿子除了惹事生非外,关键时候只会给家族蒙羞,而平素得不到关爱,甚至吃不饱穿不暖的女儿,却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给顽劣兄弟遮羞。 很多年前在英国,勃朗特三姐妹深信弟弟能够成为文学大师,遂夜夜陪读,含辛茹苦,抢干了所有的家务,可惜承载了大量心血的弟弟最终湮没无闻,反倒是勃朗特三姐妹以《简爱》、《呼啸山庄》闻名于世。 这桩轶事,跟中国男足惨败后女足的胜利一样,让人欣喜,更让人深感悲凉。在大多数时候,女足是鲜衣怒马、浮华喧嚣的男足之外的贫寒而沉默的一群。这一群还包括中国绝大多数体育项目。 沉默的是大多数,尽管谁拉出来都有让男足汗颜的成绩,但恰恰是这个在体育传统价值观中一无是处的项目,却如同酒醉饭饱后腆着肚子叼着牙签的豪客,傲视酒店外辛苦劳动的人群。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尤其是点开网站,满眼俱是纷纷扰扰的男足琐事,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没完没了的造 谣辟谣,尤其是那些年少多金者的桃色新闻,在偷窥者对隐私癖好近乎病态的叙述中,更是热闹非凡。 这些文字看下来,有两个疑惑:一是男足选手平时到底在干什么?从字面上看,他们动嘴似乎比动脚更多些——发牢骚,郑重声明,说一些“不得不说的话”,或者忙于处理个人的事情,开公司,办学校,高兴起来还写本书,等等。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他们屡战屡败也不足为奇了。试想一下,一个平时被当作娱乐主角的人物,突然让他去打仗,行吗?就像当年八旗子弟,入关后逐渐以听戏养鸟为己任,骁勇二字,哪还会回来? 如果这些不是真的,或者只是男足先生艰苦训练比赛之余稍微丰富一点的业余生活,那么便有了第二个疑惑:中国的足球迷真的热衷于这些真真假假的隐私吗?中国足球迷的“嗜痂之癖”到了这般程度吗? 由这两个疑惑又上升到一个问题: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足球迷?有多少人还在为足球寝食不安、衣带渐宽?记得不久前有个公司请马拉多纳来中国,尽管这位早已过气的球星把大伙耍得团团转,仍然引发了一些媒体疯狂的追逐。上海一家报纸不解,遂派记者上街随机采访了多位行人,回答是:谁理他啊! 这次调查或许没碰上真正的球迷——他们大概泪眼婆娑地守在马拉多纳的必经之处——但联想一下以前空荡荡的甲A球场,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的足球迷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中国有很多体育迷,除了一部分足球迷和NBA球迷外,其他的,就跟他们喜爱的项目一样,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从经济规律来看,受关注与被冷落的最大区别,还是一个投资收益问题。例如体育比赛,热闹的是两种项目:一是普及面广、喜爱者多,赞助者看中的是受众数量的优势,另一种是贵族运动,例如高尔夫,赞助者看中的是受众质量的优势。 可惜中国足球市场化的致命缺陷,是经济规律难以突破行政瓶颈。曾经就俱乐部如何赚钱采访了一些投资足球的企业,最多的埋怨是“钱都被足协赚走了”。足球市场由辉煌转至惨淡,虽然有国字号男足伤透球迷心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管理体制。 十年来,一个个企业、一位位足记,曾经热闹非凡,都如过眼云烟,千金散尽,只换来一地鸡毛。所以,沉默的大多数看喧嚣的极少数,未必时时都是苍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