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brown:拔苗助长--“超白金”变成“烂铁”随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11:30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一著名体育评论员在一篇文章中说道:“中国足球就是这样邪门。在青少年出众的球员只要一进入国内的联赛,就如同掉进了一个大染缸,无一不变色腐烂。想当年,在青年比赛中中国的球员李华筠竟然可以与刚出道的巴斯滕同被大会评为希望之星,可当巴斯滕成为一代偶像的时候,李华筠在哪儿?” 由此,该评论员最后说道:“一切都结束了。任何的分析都是徒劳的,五一即使能
对于如此评论,我到有了一些想法。 不说体育,换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曾经风起云涌的少年大学生问题,吸引过许多人的思考。许多大学都创办过这样的少年班,上海科技大学是开了先河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相当初那些被神话了少年天才,一旦成人后,没有比普通大学生有更多的光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甚至比普通大学生更没有创造力,出现了少年早成,后劲不足的现象。于是教育界开始冷静的思考起这个问题,真正地开始认识到了什么叫拔苗助长。 少年天才们其实他们的智商与普通人相差无几,只是被人为的拔苗助长了。在普通孩子还只知道玩乐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埋头苦读,在成人的监督下,违反着他们自己的意愿,违反着他们的年龄特点,扭曲着正常人的成长过程,以至于在一定阶段,光芒四射,得到了太多的虚荣,于是到了他们成人的时候,看到其他以前被他们甩得远远的同龄人赶上来时,人们给予他们的赞美声也越来越少。于是,在心理上他们开始有了失落感,到最后也就缺乏了前行的动力,甚至会扭曲了他们的人格。 不说少年大学生,就说中国的义务制教育,同样存在着拔苗助长的现象。我们的中小学课程难度,可以说是世界超一流的。看看现在的中考,高考,学生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一个初三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如下:早晨5点起床,读英语一小时,六点开始吃早饭,六点一刻出门上学,六点五十分学校里早自修,然后上课到中午十一点三十分,午饭时间二十分钟,然后就是做中午作业,一直上课到下午六点回家(中间的体育课之类的副课到最后中考阶段一般全部砍掉了),回家吃晚饭20分钟,从晚上六点半左右开始做家作及没完没了的课外作业,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期间没有任何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包括吃饭、睡觉,一天就是六小时左右。这就是中国一个初中生的生活。 老师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苦尽甘来”,以至于学生考上了大学,许多学生就认为“苦”已尽,在读大学时,就开始享受“甘”来,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中国人也有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比如世界中学生奥林比克数学、物理等比赛,中国学生的得奖率是世界最高的,可这有什么意义吗?在随后的科学创造的能力上,中国人的竞争力又有多少?这就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结果。 再说我们的“超白金一代”的国奥队,难道不就是中国教育现状的翻版吗? 中国足球已经奋斗不少年头,中国体育界为中国足球所付出的实在太多,中国人对足球翻身的期望又是如日中天,于是,“从娃娃抓起”就成了一句口号,并付至于行动,开始造就了那样一支专业化的娃娃足球队,赶赴巴西等足球强国留学,足球成了这些孩子的全部,在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中,扭曲着这些孩子的灵魂,剥夺了一切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乐趣。于是,在少年组、青年组的比赛中,他们开始享受起苦尽甘来,享受起“超白金”一代的美誉,于是到了今天他们成人后,突然发现他们的肩膀上开始有了千斤重担,于是他们开始束手束脚,不会踢球了,于是被人们说超白金变成烂铁了,于是开始心理失衡,于是就更不会踢球了。 我想,我的这些随想应该可以回答上面所说的那个名体育评论员的问题了。问题所在就是我们做任何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任何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是昙花一现的。 不要再责难国奥队员了,责任不是他们的,而是属于那些指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有所建树的决策者们的。中国人的观念必须改变,不仅仅是足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