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明天少爷:中国足球 其实根本不懂足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15:06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

  3月20日,中国国奥队这些可能根本不知道谭泳麟为何人的年轻人,却将谭泳麟的名曲《水中花》演绎的淋漓尽致。

  对此,我们似乎应该反思,也许这些人五、六岁就开始听谭泳麟的歌了。但我们可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以肯定的是,这些人从三、四岁就开始踢球的人,根本不懂足球。但这又能怪罪这些年轻人吗,毕竟,整个中国足球界从来就没搞懂过。

  我刚开始喜欢足球的时候,足球是让人快乐的事情。因为当时全国人民都在津津乐道“临门一脚”。似乎,只要“脚气”稍微好一点,中国足球要就“惊了世界殊”。这让我不得不感慨,为什么主席当年要在这句前面来句“神女应无恙”呢,结果只是火了女足。

  “临门一脚”的喧嚣之后,国人对于足球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飞跃,“黑色三分钟”横空出世。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唏嘘,足球从瞬间的一脚变成了三分钟。可谓从无到有,开天辟地。大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气概。但三分钟没有生万物,它生的是九分钟。徐根宝的国奥队制造了著名的“黑色九分钟。”惟其悲壮,方显出进步之巨大。

  永不自满的中国足球并未止步,进一步把时间提高到了“十二分钟”。臭名昭著的体测让每年冬天的高原上,都有一群一群的人在做圆周运动。

  时间的增加到此没有了下文,没有人不知道足球是90分钟的比赛。但在为了比赛而进行的练习中,没听人提起。

  中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但出众的身体素质带来的是什么呢?中国头球队。

  我们应该感谢发明这个词的人,他把球员类似于大学生中“高分低能”一族的状况一语道破而不失调侃,更令人叫绝的是,让头球队的头脑看不懂在骂什么而全国人民又个个都知道在骂什么。

  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优势让我们在青少年的比赛中占尽了先机。而这种先机和对足球想当然的认识却让中国足球在成年比赛中屡战屡败。原因何在?

  一个围棋高手曾经说过,当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日复一日的打谱对于提高的贡献微乎其微。这个时候,也许在游历了某个名山大川后,棋力却取得了突飞猛进。不止围棋,诗人也有“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实任何艺术体育方面有大成的人哪一个不是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呢?

  反观中国足球,从小到大的封闭训练无疑将自己隔离于整个社会。业余时间的空乏让球员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遇到重大比赛的时候,更是简单的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这届国奥在训练时间上远远长于韩国。但结果却是自己伤病满营。

  另一方面,现代足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贝利的时代,球员依靠个人技术包打天下。马拉多纳时代,围绕王者为核心的战术的确利害,但对于王者人们只能等待而无法培养。

  现代足球更多的在于整体配合、控制比赛的节奏。整体配合需要的是球员的技战术能力,中国球员在技术能力上应该说已经可以和高水平球员抗衡。多名中国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立足已经说明了一切。而战术的理解能力却是中国球员的软肋,这也是联赛中本土教练全面走红的重要原因。而提高战术素养,封闭集训是最大的忌讳。必须是球员通过不断的自我进修来达成。这是中国足球普遍没有认识到的。

  熟悉意甲的球迷都应该知道“老妇人”尤文图斯,中国球迷最喜欢的球队绝对不是尤文图斯,因为他们的比赛总是缺乏激情,磕磕绊绊的1:0获得胜利。尤文图斯确实获得意甲冠军最多的球队,他们靠的就是控制比赛节奏,让对手有力使不出,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这就是控制比赛的能力,它对于队员的要求就更高了。而这种能力也是最忌讳封闭集训的。

  可以想见,在青少年时期,中国球员依靠身体条件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可以战胜很多强队。但封闭集训让中国球员成年后无法继续提高,而其他队伍却可以通过提高战术能力、控制比赛能力这些“非体力能力”而不断进步。所以就可以看见中国对由于不会控制节奏,比赛场面非常难看,心情急躁而对手却在阿南得意,抓住机会对中国进行致命一击。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国奥队20次射门只进了一个球,和当年“临门一脚”时代何其相似。但愿中国足球不要重新再来。(明天少爷)



 

评论】【国际足坛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2004北京东方炫影业余足球联赛报名中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加入会员团队共同作战
Air Zoom Generation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