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孔洪刚:中国足球需要新思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1日19:58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3.20,中国足球史上又一个难忘日。接着,照例是媒体的猛批;照例是足协官员永远没有破绽的官僚话;照例是球员一脸无辜的可怜样。这样的悲剧,已经演绎过多次。有人认为,原因是球员缺乏男儿血性,有人说全是官僚足球惹的祸等等。要我说,这些都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原因在于水面下的冰体——国民思维模式。

  足球一定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要为国争光,展现中国全新形象。这一点本无可
搜索诺曼底队员招募中 天狮集团150万重聘英才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厚非。然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却是强调抽象、忽略具体,强调结果、忽略过程。这种先验主义,即证明与邀功心态,就像图解式研究一样,先有的是观点,然后拿材料去证明,当然是授人把柄。实际上,中国足球方方面面的人士,大多有这种证明与邀功的心态,官员想的是证明自己的政绩,向更高地领导邀功。教练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带好队,向老百姓邀功。球员想到的是证明自己拥有超白金的能力而不是称号,向球迷邀功。媒体也要证明自己是球迷的代言人,不出问题时写的全是轻松的边角料;成绩一不理想,横竖就是一个“骂”字,客观、冷静、批判的媒体意识不知所去?

  各个阶层证明心态的合力,造成了一种比赛中的悖论:我们越要证明什么,却证明不了什么,除非证明自己孱弱的心理。中国足球一次次封闭训练,信息封锁,把自己幽闭在似乎没有压力的、一个自我想象的空间,梦想一放出笼来,“乌鸡变做凤凰”。结果,到头来,转成空。中马之战后,兴奋的大马教练哈里斯说国奥队轻视了大马的实力。很多球员对平局的结果不能接受。有球员表示,还要在剩下的比赛中证明自己。带着镣铐跳舞,还能证明什么?难道又要扬起自己闭门造的帆,再一次跌入冰冷的水中。联想到第一场在韩国客场比赛的保平心态。不能不说,是证明的心态害了我们的足球。中国足球的悲剧,就在于我们把足球当成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整天思考的是如何完成使命,不负重托,因此,面对不同的对手,我们足球好像也要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遇强队争取打平,遇弱队痛宰对手。足球是一种尊重对手、也尊重自己的比赛。看一下韩国队就知道,在面临任何对手的时候,他们都是一如既往的在积极拼抢,争取最好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中马比赛结果是公平的,大马队员的表现,值得尊重。我们只能不客气地联想,只有面临与十一个蚂蚁比赛的时候,用脑子踢球(事先预见结果)、用脚思考的中国男足,才能随心所欲地实现目标。

  摆脱证明的心态,还要讲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还足球以本来面目。科学实证主义,就是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遵循客观规律,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被我们喊了很多年,但很少有人将它与中国足球相联系。足球是游戏规则支配下的竞技运动,是意志与技术的结合体。每一场比赛,都没有必然结果。球场上没有弱队、强队。只有从头至尾,发疯的踢,领先时追求更多进球,落后时发誓追平赶超。这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2002年9月,中国女排为完成进前四的任务,放水韩国而避开了强大对手,在欧洲遭到观众的一片嘘声,遭到有关领导的批评,就是体育精神的丧失。同样,面对中国足球的机会主义与教练的侥幸心态,媒体与球迷更有理由予以批判。

  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我们的足球思维仍停留在过去。21世纪,足球展现出来的,已是人类精神、风貌的可贵,是一种力与美,是世界的一种共有文化,而不是单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没有必要来证明它不应该证明的东西,承载太多不应有之痛,更不应该成为我们某个观点的注脚。足球,是就事论事的实证精神,是全力比赛,是尊重对手,也是尊重自己。足球,需要球员在场上象狼一样放射幽幽绿光,逮谁攻谁。在场下,球员是很融洽的朋友。这才是足球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深沉的、真正意义上的爱国。我相信,当足球不是用来证明什么,而仅仅是足球,是比赛,是通行世界的体育精神,那么,悲剧就要结束。我们有理由对中国足球有如此的期许。

  罗曼.罗兰说,性格即命运。中国足球的命运,就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中。中国足球需要新思维,那就是让足球成为足球。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评论】【国际足坛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2004北京东方炫影业余足球联赛报名中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加入会员团队共同作战
Air Zoom Generation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