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世乒赛留下启示多多 国球还需冲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11:23 沈阳晚报 | |||||||||
中国乒乓球队在第47届世乒赛上令人信服地夺得了男团和女团冠军,霸主地位依旧无人可撼。不过,回顾整个征战过程,问题依旧存在,若想“长城”不倒,国球还需努力! 一个目标: 雅典夺金需拼!
考比伦杯和斯韦思林杯已经在手,更让人心动的依旧是奥运会冠军。奥运四金虽诱人,想得却不易。 本次世乒赛,男队鹤立鸡群,决赛杀德国没费吹灰之力。主帅刘国梁信心百倍,雅典要延续辉煌。但奥运会并不是世乒赛,看的是个人能力。这或许还有黑马出现。波尔此次虽败,威力仍在。韩国没进决赛,但他们这次只训练了两周,而我们准备了几个月。男子到了奥运会上想轻松拿两金并非易事。 女队今年的冠军拿得有些让人不爽,特别是对日本队一战出人意料地仅以3比2险胜,让姑娘们着实吓出一身冷汗。其实,中国女乒的优势依旧明显。但别忘了,这次朝鲜队并没参赛,包括她们在内,女队还存在着很多的潜在对手,且中国女队已看出技术的单调和霸气不足,居安思危,女乒当努力。 两大发现: 王皓郭跃真牛! 除了夺冠,最让人瞩目的是奥运会的男女第三号有了眉目,男女乒的下一代领军人物也浮出水面,他们就是王皓和郭跃。 男团决赛,21岁的小将王皓以3∶0力斩德国队最有威胁的人物波尔,扫平中国队夺冠的障碍,一战成名。他独特的直拍横打技术已经完全超越了现任主帅刘国梁当年的横打概念,在这一点上王皓的出现也是对乒乓球技术的一个推动。总教练蔡振华表示:王皓决赛中的表现堪称完美。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打败了对手,又使自己的自信心上了一个台阶。 同样有着一夜成名的还有辽宁小丫郭跃,只有16岁的她已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总教练蔡振华承认,用郭跃不仅是为了2008年的奥运会,也是因为中国女队需要她这样有冲击力的队员。 如果说世乒赛前奥运会第三号主力还有疑问的话,王皓和郭跃的表现让答案明朗起来。 三帅用兵: 期待出神入化! 在中国乒乓球的姑娘小伙子们奋勇杀敌的背后,不能不提一下教练的作用,而此次世乒赛上,蔡振华、陆元盛和刘国梁三位教练的排兵布阵也成了胜利的关键。 蔡振华作为总教练,这次比赛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把赛场的指挥权完全地下放给两位教练。不过,几场关键比赛他却起了关键作用,无论是男队遏制波尔还是女队遏制帖亚娜,蔡振华的战术都见了效。 男乒新少帅刘国梁这次赢得了肯定。从巴黎47届单项世乒赛结束到现在只有短短7个月的时间,但经过刘国梁的调教,男队变化有目共睹。刘国梁在比赛中的指挥也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在与韩国少帅刘南奎的较量中更胜一筹。女队主帅陆元盛也可以称做称职,惟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陆帅有些保守。 四个微瑕: 称霸还需冲刺! 一片赞扬声中,却不能忽略缺点和不足,综观这次世乒赛,中国队无论男队还是女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概有四。 一是心理承受力弱。女队战日本,对手一凶,我们就软,没有杀气,没有霸气;二是对付削球无奈。虽然近年来对付削球一直是重点训练环节,但从比赛看,中国队对削球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女队身上更明显;三是技术规范性待提高。这次比赛,马琳、郭跃等都被判了发球违例,在适应规则方面值得注意;四是老将状态问题。几名老将虽然表现还算稳定,但在一些关键球处理上,在一些关键场次,也有顶不住的时候。在已经确定的四名队员马琳、王励勤、王楠和张怡宁出场的比赛中,都出现过不该出现的失误。 无论如何,世乒赛宣告的是中国国球依旧无敌,但我们不管对手怎样,依旧需要精益求精。文/本报记者詹德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