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恐韩” 在寒夜继续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18:42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 |||||||||
前言:昨天,冷空气突袭汉城,尽管没有出现预报中的雨夹雪天气,但夜晚零下5摄氏度的低温,还是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寒冷。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却是一个更加寒冷的夜晚,在与韩国队的第N次交锋中,他们几乎是习惯性地第N次落入下风。 0:1的比分,不仅仅是“恐韩症”的简单延续,或是奥运征程上的小小挫折,而是中国足球一次彻底的“原形毕露”。回首比赛的前前后后,我们不得不承认,韩国足球早已
想赢怕输背上包袱下午5时(当地时间),中国队乘坐的大巴离开驻地希尔顿酒店,启程前往赛场。一路上,很少有人说话,车里的气氛愈发显得凝重。当大巴驶入上岩体育场时,随队的新闻官董华望着有些阴沉的天气突然迸出一句:“这场比赛将是决定中国队生死的一场比赛,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从放手一搏到想赢怕输,国奥队心态上的变化,直接反映在球场之上。球员们的无谓失误明显增多,相互间缺乏应有的默契和信任,导致了整体阵型被韩国队冲击得七零八落,毫无战术组织可言。事实证明,沈祥福在赛前所布置的战术,85%都成了“无用功”,正如一名球员赛后所说:“其实无所谓战术,主要还是心态,大家有些紧张,一直没有找到默契的感觉。” 上下半时判若两队 如果说上半时双方尚能在场上分庭抗礼的话,那么下半时则完全成了韩国人表演的舞台,是什么导致了上下半时中国队判若两队的表现呢? 随着比赛的深入,国奥队“守和”的欲望越发强烈起来,在场上的战术也由刚开始的“防守反击”演变成了“全线退守”。而这一变化,却恰恰切合了韩国队攻强守弱的特点,使他们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进攻之中,在场上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纵观整场比赛,韩国队的射门达到15次,是中国队的一倍还多,尤其是在下半场,几乎对安琦把守的球门形成围攻之势。“防守反击”黔驴技穷足球场上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国奥队的失利,不仅仅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沈祥福语)”。至少从本场比赛来看,我们曾经的“超白金一代”与韩国队相比,已经完全落入下风。 个人技术、体能以及整体的技战术素养,韩国队昨晚所展示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超越。特别在中前场有条不紊的组织和超强的阵地战能力,正是目前的中国国奥队所缺乏的。 “防守反击”一直是沈祥福的看家法宝,国奥队当年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的一鸣惊人,也正是靠此起家。但时过境迁,随着球队不断的成长,仅凭这一招,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更高规格比赛的要求。昨天的比赛中,中国队的几次反击几乎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反倒是对手利用一次快速反击打入了制胜一球。由此可见,任何战术都要因“敌”制宜,墨守陈规的结果,只能是被对方“尽在掌握”。 其实,单就个人能力而言,我们的球员与对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出这支队伍应有的战斗力呢?或许,沈祥福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找找答案了!(晚报汉城今晨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