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军:甲A不存在的送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18:09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关军 1994年的春天,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踏上成都体育中心的进场通道,一块叫作“甲A”的牌子在此时此地揭开了盖头。他不知道未来意味着什么,“或许不再会像父辈那样,踢不动了就去工厂上班了吧”,他这样想。 十年后的这个冬天,坐在北京工体的替补席上看完了四川队的最后一场甲A,他宣布了早已成熟的决定:告别。他———马明宇可是这十年最完整也最有标志意义的见证人之一,但退了也就退了,喧嚣中没有谁真的懂得珍惜和怀恋。这样也好,让他彻底无法适应的,恰恰是如今的浮华。 报纸上,有人在引用《双城记》的经典开头,送给甲A的经典结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2003,浓缩了十年职业联赛几乎所有的爱与恨,笑与泪,红与黑,而2003年的11月30日,则把其中无比丰富的人性、戏剧性冲突进行了最后的提炼。 足球职业联赛,一个超级名利场,最大限度地凸显着中国某些大城市间在无形竞争中畸变出的不屑。健力宝队打进第四球时,深圳球迷向着上海蓝魔球迷的方向疯狂地挥舞着手臂,吹奏着得胜曲;而同一时间得知“冤家”国际队被泰达队攻破了球门,蓝魔球迷也开始肆意地舞蹈———两种混杂着复杂情绪的尖叫在铁丝网前示威,交锋,发泄,直到比赛后发展成暴力事件。 足球职业联赛,一个超级名利场,我们从来就没奢望它提升中国足球的品质,甲A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就是它巨大的娱乐性。作为完全甲A的记录者,《深圳晚报》的徐霄扬掰着手指,和朋友们历数着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输球保级,扑克牌定输赢,实德造系,取消升降级,奇数队的联赛……“不数了”,他对自己的手指数量失去了信心,一切都凝结成一句NBA式的评语:I love this game。 尽管赛前的风声都说健力宝队是要放水的,但笔架山下的深圳球场还是拥进了今年以来最多的球迷和记者。大家不是来看球的,是来看戏,不仅要看一场,人们还通过短信即时关注着其他场次的剧情。两个广东口音的球迷坐在记者席下面,把矿泉水瓶子甚至鞋子都砸向比赛场,一个叫喊着“打死他们(申花队)”,另一个快意地说:“看热闹还怕乱子大?” 所有为甲A现场送终的人都不虚此行,情节之刺激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有人不情愿地惨败,却升上“天堂”;有人不情愿地惨败,还是掉进了“地狱”。 比赛结束时的混乱中,体育场远端的人工记分牌上,不知什么人把“4∶1”改成了“9∶1”,9+1,恰好是10,它是否暗合着1年的激情与9年的挥霍,是否意味着1份肯定与9份遗憾,没有人能给出答案,至少这记分牌呈现着这个联赛所独有的特征:无序、戏谑、轻浮、荒诞。 深圳体育场,一条蓝底白字的横幅显示着朴素的力量:甲A,风吹雨打去;中超,谁都别乱来。 中国职业联赛的奠基者王俊生11月30日没有看甲A,自然也少了马明宇们的伤感,也许他是对的,这确实是最普通的一天,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迎来送往。所谓中超,足球游戏而已,谁会相信真的要发生什么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