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看日本队踢球是享受 看中国队踢球是忍受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15:48 红网 | |
中国与日韩足球到底有没有差距?其实,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但记者在采访国内球员中,听到看到的从来都是“没有差距,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自我肯定。此番东亚四强赛之前,郝董也喊出了夺冠的口号,当然,更早的时候,他还喊出过日韩球员有“恐郝症”。于是,谎言重复千遍也成了真理。今天,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国0:2完败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使我们脱掉了一件阿Q式的外衣,这件外衣外面是自信,里子却是苦不堪言的自卑和变态。希望籍此能够换来中国足球的一点清醒和敢于承认自己不行的勇气。 看日本队踢球是享受,看中国队踢球则是忍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足球就赶上并超过了中国,而且距离越拉越大。但1998年,霍顿率队以2:0战胜日本,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足球的阿Q心理:我们还行。2001年,米卢率领的中国队在神户以0:0逼平日本。那是一场任人宰割生不如死的的比赛,还是没令我们清醒。失败是为中国足球曾经的愚昧和麻木“还帐”,不能完全要阿里汉买单。 但来中国一年的汉需要为不了解亚洲足球买单。从纯战术角度看,2000年亚洲杯给我们打日本提供了榜样。那场球我们体面地以2:3败在日本脚下,米卢坚持防守反击的战术,坚持用边路和高空头球轰炸,这种打法最大限度地放大了中国球员在身体、拼抢、和头球上的优势,而乱战的局势避免了在地面跟日本人拼脚法斗转身。由于这是阿里汉第一次跟日本队打正式比赛,也许不熟悉亚洲球队的特点打法,恃勇斗狠的他甚至想跟世界杯前8名“平等对”。汉的战术布置显然没有针对性,中国球员辛辛苦苦跟在灵活矮小的日本球员屁股后面,更可笑的是,郑智、肇俊哲们频频在中路沿地面插上,中国队啥时候从中路打开过局面?我们没有坚决打两边,杨蹼在左路好歹也算过了一两回人,但没有一次有效传中,而另一边的徐云龙更糟。 周海滨身上的10号球衣对他而言太沉重了,年仅18岁的他占据前腰的要害地带,但他完全失去位置,包括他自己也许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在场上干了什么。但错不在他,这笔学费以后还有机会收回。但联想到季明义的失态以及临时换人,我们有理由质疑阿里汉的知人之明和用兵布阵。汉给郑智一个荷兰式的全攻全守战术,允许郑智象贝肯鲍尔那样满场飞奔,但实际效果只好说东施效颦:本身只有3后卫,再上去一个中后卫,靠右的李纬峰即使不得不补位中卫,但难挡日本人打我们单刀,两个单刀入网,另有3个单刀不进。 当然,我们看到,在落后局面下,汉以杨晨换下周海滨也属无用功。3个只有冲击力的前锋在功能上完全重叠,实战中由于中场支持不利,郝董和杨晨更多地后撤拿球,然后往前拱。我们还看到,郝董以35岁高龄回归国家队,但所谓“抗韩抗日英雄”并未给国家队带来期待之中的新意和实力上的拔高,考虑到郝董的体能和身体状况,他会是汉的一块鸡肋吗?汉现在有一个理由可以讲,国家队刚刚集中,老的老,小的小,磨合不够,国际比赛严重不足,但汉必须明白,他的时间不多了,而要摆平的事太多太多。 (稿源:红网)(作者:杨帆)(编辑:晨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