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甲A来去依旧 “中超”只是换汤不换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01:28 济南时报 | |
末代甲A乃至十年甲A以这样一种形式收尾,大概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因为赛前大家给申花或中远的夺冠、给天津的死亡和重庆的偷生,设计了无数种方案。但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申花竟以如此一场惨败迎来自己苦等了八年的甲A桂冠,中远居然这般轻易地便让争冠的大好机遇从指缝间漏走,而天津在几乎死定了的阴霭之下起死回生,重庆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头,在所有的“死路”里面,选择了最糟糕、最丑陋的一条。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思量,其实这一点也不意外。中国的甲A踢了十年,冠军的产生过程依旧尴尬至此,最终的冠军争夺者依旧心理素质极度脆弱、技战术水平极不稳定;降级者的水落石出,依旧要伴随着那么多的江湖传说,依旧要通过那么怪诞的途径——连环相套,甚或输球求生来实现……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大约大连队拿了两三次冠军之后吧,人们就一直在说,甲A联赛总是大连一家在拿冠军,不正常、悲哀,中国足球的出路,就在于要有更多的像大连那样的超一流强队。可是甲A打了十年,打到连甲A这个名字都要进博物馆了,“超一流强队”依旧没有出现第二支,而且第一支,就是大连自己也日渐衰落。顶上来的上海两兄弟申花和中远,以及另一支参与过冠军之争的深圳,比起鼎盛时期的大连,霸气和功底相差甚远;就夺得了冠军的申花和差半步成为冠军的中远而言,比八年前那支老申花,也不在同一档次。徐根宝、范志毅都是粗人,只是那一代以他俩为代表的上海阿拉,还是很有一股与大连人争个高下的胆量和魄力的,而吴金贵、成耀东、申思、杜威这批上海的新新人类,太过文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王者之相。中国足球靠这批白面书生与韩、日虎狼一争短长,难有出头之日。 至于在大连、上海之外第三支曾经拿到过甲A冠军的鲁能泰山,则创造了本赛季最大的一个笑柄:赛季前宣称要“进前三、争冠军”,赛季结束时却仅仅排名第12位——比降级的重庆只高一位。重庆输球保级的根据是把天津的名次压制在第12位,若天津排第11位,重庆便肯定掉级了,而最后实际上保住天津、挤掉重庆的,恰恰是泰山——因为泰山当了第12名,天津的排位提上去了,所以重庆求到了败局,依旧保不成命,反倒把自己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重庆欲钻“规则漏洞”以求输球保命的努力没能实现,让中国足协的大员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规则”没有“漏洞”!同时,还会对天津在客场死掐中远、救了自己也救了足协的“壮举”大加赞赏。然而,没有“漏洞”的事情,中国足协是干不来的。假如天津跟重庆换个位置,康师傅们照样会把皮球朝自家大门里踢。因此,当人们对“中超规则”的疏漏,乃至对把“甲A”改成“中超”有无实质性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质疑之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因为职业联赛的名称变了,变这个名称的那帮人没变。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依旧,决策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手段依旧,得出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不依旧呢? 甲A走过十年,花的钱一年比一年多,挣的钱即使不能说一年比一年少,但说俱乐部的亏空一年比一年大,大概不是假话。球市说一年比一年差有点儿过分,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段高潮过去以后,球市每况愈下,则属不争之实。假球、黑哨一年比一年猖獗,应该不会说错,尽管去年抓了个拔橛的龚建平之后,偷牛的就全转“地下”了。最重要的是,这踢球的水平,一年比一年怎么样呢?甲A开打那年,中国的国家队、国奥队与韩国的同级队伍有得一争,日本还不是我们的对手;去年世界杯,韩国进了四强,日本亦小组出线,中国则差一点给32强垫底。如果说这个例子陈旧了些,那么,在末代甲A收兵同日传来的这条消息,足以让我们清醒:正在阿联酋进行的世青赛上,日本、韩国分别力克英格兰和德国。而我们的国青队,根本没资格去踢连世青赛。 甲A十年,来去依旧。足坛大势,不进则退。 甲A明年叫“中超”了,能否不再“依旧”?我看,难。因为,汤换了,药没换。瓶子是新的,而瓶中之酒依旧。(2003年12月1日《济南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