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伦特斯:欧洲杯冷得有理--欧锦赛附加赛首轮综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11:13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欧洲,奇妙的一年。 日尔曼人永远都是尼德兰克星,就算是远走格拉斯哥的福格茨也一样;土耳其的星月战士被拉脱维亚暴风雪困住手脚,埃姆雷的拼死冲顶无法挽回一切;就连110名痴心的阿尔巴赛特鼓手,也只能勉强与上帝合谋,为错过儿子婚礼的赛斯争回一个什么也代表不了的2比1……就这样,传统被无情颠覆,同时又在预谋着下一轮的反颠覆,2004年欧锦赛预选赛附加 冷门:这个冬天真是冷 “是幻觉吗?”焦躁的艾德沃卡特狠狠地敲了一下自己的头,然而汉普顿公园潮水般的呐喊声告诉他,不是。再次回到格拉斯哥,这位名教头的感觉不是温馨,而是寒冷。吸取了世界杯的教训,这次他让犯上的范尼重回首发,但是大牌满天飞的荷兰队却踢出了近年来最难看的一场比赛。比赛中11名各自为政的球员之间根本无法形成配合,急躁的心态导致范尼们一次次无功而返,还是苏格兰人说的好:“荷兰队是输给了自己。” 橙色军团输给了自我,土耳其人则是彻底败给了老天。刚去过瑞典的居内什从来不敢小看拉脱维亚黑马,但是他忽视了可怕的天气。周六晚,冰天雪地的球场让土耳其球员身体被冻住了,出球慢、跑动慢、肢体僵硬、球感更生疏……很难想像,这就是在去年勇夺世界杯殿军的那支球队。更适应当地气候的主队也更适应比赛,客观地说他们的实力的确高过主队甚多,尼哈特和埃姆雷都有机会,但是指望他们攻破一支比分领先、全线退守又是主场作战的球队城门,其几率和中彩票也差不了多少,阿西克的红牌更是雪上加霜。土耳其人没有轻敌,但是却忘记了估计客观因素。 相比之下,40年没打附加赛的西班牙人倒没有输给谁,但是按照《阿斯报》评论员马尔迪尼的说法:“赛斯就跟输了差不多。”尽管有5.7万人的呐喊助威,但有时候狂热也会起到反作用,一开始西班牙人就陷入了“挪威森林”的陷阱,此后急躁的西班牙人频频打高球长球,这正中挪威人的下怀,直到下半场贝莱隆、华金和维森特的上场才改变了局势。而盯防劳尔的前曼联后卫博格莫名其妙地在禁区内摔倒,同一个博格又在下半场亲自“帮助”华金破门,种种巧合,不能不说西班牙人实在是赢的幸运,如果不是上帝的眷顾以及卡西利亚斯的扑救,西班牙人会以主场失利告终。 这个冬天真是冷,冷的不是实实在在的寒冰,而是虚虚实实的感觉,不是里加斯孔托球场的天寒地冻,而是所谓豪门的离奇表现给所有人留下的感受。 前景: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局…… 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这就是正在浴血奋战的10支球队如今对葡萄牙之夏的感觉和憧憬。“请相信,我们一定出现在葡萄牙的!”劳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反复表态让人有些同情但却又可以理解,巨大未知可能性所带来的压迫感,可以让人发疯。梦想在没有转化为现实前永远是梦想,不过有巨大的实现可能性支撑,我们似乎仍可设想一下一届充斥着希腊、拉脱维亚、威尔士、斯洛文尼亚、挪威……的欧锦赛,或许,葡萄牙之夏不会有想像的那么浪漫。 少了激情四射的尼德兰,缺了美仑美奂的西班牙,这还能叫欧锦赛吗?这还能有足球的吸引力吗?实事求是的说,西班牙队和荷兰队在状态好的时候踢的是全欧洲最华丽、最具观赏性也是最不功利的足球,辉煌而纯洁的力量永远超越世俗,他们如果无法出现在明年的伊比利亚,肯定会是一种无可言语的凄婉遗憾;即便缺少了雍容的克罗地亚、冷峻的俄罗斯抑或是彪捍的土耳其,那也会让葡萄牙的阳光海滩顿失不少光彩。相反,那些挤掉“华美军团”入围决赛的,则大多属于那种“言语无味”的实用型球队,两厢对比,球迷爱谁憎谁一目了然。 就算是从组织者和赞助商的角度观察,他们也不希望传统豪门无缘决赛。欧足联近日已经宣布,2004年欧锦赛奖金将比2000年提高66%,这些巨额收入从何而来?是电视转播而来,可以想像,究竟是关注一场由西班牙对荷兰的经典大战的球迷多,还是关注一场由拉脱维亚对挪威的沉闷大战的球迷多? 但是,无论踢法粗糙的苏格兰还是只会头球的挪威,如果他们真的入围决赛,那也是公正的胜利,尽管是功利的。我们没有忘记1个月前雅典街头的百万大游行,那也是足以让一个国家为之沸腾的快乐,我们当然没有权力去指责他们的“越位”行为,相反,不管他们的足球风格如何,至少这种顽强精神仍可让真正热爱足球、热爱生活的人感动。 也许当我们看到那些平民球队踢决赛会有些乏味,但是这就是真实的足球世界。当人们要将艺术的无言优雅转化为某种现世成就时,完美就会被颠覆,就像阿波罗之子回头印证欧律狄克容颜的一瞬那,冥界之花就悄然降临。 所以,当人们在明年夏天的某一个夜晚打开电视台欣赏来自欧陆的赛事时,也许必须准备好充足的底气和从容的大度,现实功利和华美辉煌,虽永远无法共存于人们沉醉的内心浪涛之中,但又永远无法在热切期盼的视线中抽丝拨茧两不相干,这就是现实的无奈,因为足球也活于现实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