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温故1981 中国女排占有一个时代空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10:21 体坛周报 | |
2003年11月15日。曾经在三大世界排球赛事上连续5次夺冠的中国女排,第六次夺取世界冠军。夺冠地点极富象征意义:日本大阪。正是在这里,22年前的1981年,中国女排开始6年五连冠旅程,享受或承受着全民为之集体叙事的荣誉。时隔17年,冠军香火得以延续,只是除了中国人没有人知道,中国女排自从1988年的某一天突然被甩下那座集体叙事的列车后,17年人事更改,“今我来思”,没有人把她们拉上列车,因为,列车早已不见了,或者说,它只是人去楼空的幻影。姑娘们,她们将去哪里呢? 过去的人们慢慢聚拢,带着后来的年轻人,打扫幻影列车,扫去灰尘,铺好地毯,空气里和陈设上面好像又能闻到那时热烈、激荡而粗砺的呼吸。乐曲响起,不是进行曲,是柔美而摇弋的慢章,人们鼓着掌,优雅地笑,夹道欢迎,好像是欢迎22年前的那个自己的归来。 这是想象中的我们现在无意识的、非集体意志的自由叙事情景,现实中的女排第六冠所激起的情感反应,并不一定就是这样。但根据平面或立体媒体特别是网络群众主动参与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女排在现在的中国人心中,依然有着极高的位置。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秘密。那是一个独特的叙事和情感储藏室,它选择性收藏的东西,以及对这藏品的痴迷,有时会让外人感觉不可思议;但他们自己却往往乐在其中,甚至,会对外人对他们痴迷这些东西感觉不可思议而不可思议。 这种心理和行动趋向,又岂只是日出东方、自成一体的中国人所特有。翻开纽约时报的体育版面,我们会惊异里面常年累月没有欧洲足球的片言只图;11月16日中国女排最后一战日本,日本方面直播镜头的视角,引得两个月来因珠海嫖娼和西北大学留学生晚会表演事件而更加仇日的我们的异常愤怒。因为日本镜头只盯着单眼皮的日本姑娘,而几乎不给已经成为冠军的中国女排。 而我们这个民族50年的重大秘密中,中国女排占有的几乎是一个时代的空间。她们来得是那样的突然和没有必然性,排球不像乒乓球那样,有中国或亚洲人必然的垄断性。此前我们没看迹象,此后它也跌入17年的沉寂,它就像荒原里突然看到的雄城,倚天而出,像中彩一样震慑着国人的魂魄,当其时,国家正在进行发展的集体叙事,它是如此合适的成就标本,它的背后又浇灌着大松博文和袁伟民等所有人的不世出的力量付出,它又成了如此合适的精神标本。它迅速被裹挟上了宣传列车,成为一个时代的号手,以致于让我们兴奋的同时,只记住了五连冠、精神、铁榔头等几个名词,而无须知道排球本身究竟是什么概念。 中国女排这个秘密钉入我们的心灵,无法摆脱。这是无法简单加以褒贬的秘密。它很难说应该不应该这样,如同存在即合理,一切的选择都是利益权衡后的选择。权衡的标准,有的是经济意志,有的是集体意志。如同纽约时报不刊登足球新闻一样,权衡标准经常都会充满着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偏执。 我们还应该知道:过去是无法轻易缅怀或者反感的。比如,如果我们反感和女排相关的一切过去和叙事,现成的中国足球联赛例子就摆在面前,它似乎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但现在却成了中国各行业里可能潜规则最多和最没有诚信的品牌;如果我们因此而无限缅怀和女排相关的一切过去和叙事,我们又会看到,可能我们将失去基本的自由叙事选择权甚至连中国足球这种状况都得不到。 此刻,中国女排轻盈地踏来,过去的人们慢慢聚拢,带着后来的年轻人,含笑或带泪,激动或困惑,欢迎美丽的姑娘。我们应该注意到,过去占据着主流叙事权的通讯社或报纸,虽然可能会有精彩的华章,但难再有像金杯之光、中国姑娘乃至吴吉昌、焦裕禄那样的影响。因为叙事权分化给群众。但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到,叙事权分化背后,充斥的又是很多草率和不专业的文章(包括本篇),甚至比不上前权威概念媒体的报道的系统和深入。或许,这是传媒的幻影列车分化后,大家还没找准位置。 书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