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4比1是一个光明正大的结果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11:07 东方体育日报 | |
申花,还是国际?这是个问题。 仇杀,还是德比?这更是个问题。 当全国人民目睹张玉宁用“帽子”向上海“冠军德比”献礼之时,有人用冷静的“第三只大眼”逼视众生,然后凛然高呼——“上海只有仇杀没有德比”。他说,所谓“德比” 我知道,一个看多了电影《教父》的人,在表达文字的时候,习惯用“仇杀”来找寻灵感,这是比吸食大麻还要HIGH的感觉,否则,码字如同便秘,憋不出,活受罪。但是,当文字中出现,“比赛像一场争夺地盘的青帮械斗一样好看”;“上海人用钱开了个很隆重的‘堂会’”;“全场人都在赶杀被视作‘伪上海’的上海国际”时,游戏文字就变成了触犯众怒。 硬气的人,从来都是用行动说话。那不勒斯人从不唧唧歪歪地影射米兰德比。怎么样?你们米兰人牛?好,老子有马拉多纳,什么“三剑客”,“三马车”?拿一次意甲冠军,你服不服?——有种!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作品,往往并非必要而偏在对话里写上许多骂语去,好像以为非此便不是作品,骂语愈多,就愈是作品似的。 虹口足球场旁不远,就是鲁迅公园。鲁迅先生当年是个“骂家”,但是,他不是辱骂,谩骂,带着一身流氓气的模样。他只是说,“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站在上海人的立场,4比1是一个光明正大的结果;站在大连人的立场,所谓的渔翁得利是“费厄泼赖”的火种;站在全国人民的立场,“上海德比”是假A江湖的一块诚信试金石。 作者:本报记者罗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