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出自《孙子。九地篇》)其大意是:在实施作战计划时,只有随着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变,才能取得胜利。
综观新一届中国女排,自忠和2001年执教以来,不仅在人员配备上,而且在技战术运用、队员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人员
2001年,身材高大、拦网技术好但传球技术粗糙的冯坤取代传球技术娴熟但身材较矮的诸韵颖。
2002年,经验丰富的张越红取代身材出众但伤病缠身的张静。
2003年,作风泼辣、发挥稳定的王丽娜取代楚金玲;一传、防守稳健的张娜取代李颖。
二、技战术
2001年,忠和曾提出四二配备的思路。
2002年,忠和尝试双自由人战术。
2003年,中国女排的技战术风格渐趋雏形,即:高、快结合,以快为主;点、面结合,以面为主。
从2001至2003年中国女排参加国际大赛发、扣、拦、防等项技术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女排正向着稳定、全面、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
三.心理
2001年,新一届中国女排参加四国女排邀请赛即以其崭新的阵容和技战术组合勇夺冠军,但在随后举行的瑞士国际女排精英赛上杀羽而归,队员的竞技状态起伏不定。
2002年,年轻的中国女排遭遇世锦赛的挫折后渐趋坚强。
2003年,经历世界杯中巴之战的遭遇战后,队员们的心理愈发成熟,把握、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趋势
自忠和重新组队伊始,新一届中国女排犹如一匹蛰伏已久的绩优潜力黑马沿着排坛的上升通道不断攀升,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是否会达到涨停板?其实,忠和心里最清楚,只是现在嘴上不说而已。
但是,一年以后呢?如果加莫娃、阿塔、托古特、梅罗们出现在雅典奥运赛场,如果卡里罗、奥尔蒂斯们羽翼渐丰,如果中国女排新的攻防套路被对手摸熟,如果中国女排的某个主力队员如托古特般意外受伤。。。。。。面对太多的如果,中国女排又该如何应对?中国女排主攻、接应实力是否有待加强?前后排立体进攻战术是否有待提升?主动失误率是否有待降低?。。。。。。
人无近虑,必有远忧。中国女排要想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始终保持强势就必须从一个个荣誉的光环中跳出来寻求新的变化。
变是唯一的不变,愿中国女排变得更快、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