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报:论围棋的发展与概念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26日09:26 围棋报 | |
王三建 对中国围棋近几十年的发展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这真是很难一概而论,要看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说了。 如果拿中国围棋当今的水平与十几年前相比,应该说整体上还是提高了许多。如果和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从斜刺里杀出个韩国,将世界棋坛的格局搅乱了,你越不把他当回事,他还越厉害,现在谁也拿他没办法,也不得不承认韩国是世界围棋最强国了。这样,中国围棋近十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 今天的围棋确实没有十几年前热了,那时,有许多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的人经常说围棋、学围棋、下围棋,称得上是棋迷;现在是许多家长将自己几岁的孩子送到围棋班去学棋,但这些学棋的小孩大都只是在围棋班或比赛时下棋。总的来说,棋迷的数量和热情都下降了,棋迷下棋的机会、下的棋越来越少了。 假如当初聂卫平战胜了曹薰铉,夺得首届应氏杯,中国的围棋热可能会持久一些;如果聂卫平至今能保持自己的状态,多次夺得世界冠军,中国的围棋热也许可以保持到现在。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个棋手下棋只能赢不能输,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李昌镐多次夺得世界冠军,也多次失去世界冠军,但仍不失为世界第一人。棋手个人及公众能正确地对待失败,是职业棋手健康成长、长盛不衰的基础之一。在这方面,我们的棋手和公众包括媒体都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棋界领导也不能像考生家长一样——考生考好了,家长好像比考生还光荣;考生考得不理想,家长好像比考生还没面子。这样的心态其实对棋手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也许,由于一两个特别尖的尖子棋手取得特别突出的成绩确实能推动整个国家的围棋事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来中国围棋发展的策略据说就是“精英模式”。大概先是靠聂卫平、后要靠马晓春、再后想靠常昊当领头羊,带领一批中坚棋士冲击并超越日韩围棋,在世界棋坛占据领先位置。但这样往往是领头羊担子太重,压力太大,而其他棋手则相对压力较轻,因此,一旦领头羊撑不住,其他棋手便大多无心恋战了。 所以,近来又推出了“新秀层概念”,意即不能单靠领头羊,而要靠一小批棋手打天下,这也许就是指“小龙”、“小虎”及一小批新秀吧。这批“新秀层”包括多少名棋手呢?也许有二十多名吧。也就是说,中国围棋今后几年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了,中国棋界的绝大部分精力也都要放在他们身上了。 我怀疑这是否又意味着今后几年再难有新的“新秀”产生了呢?因为我们已经有新秀了,把现有的新秀培养好就行了,一时半会不再需要新的新秀了,这样新的新秀以及潜在的新秀便没有机会了,便可能被扼杀了。这样的概念似乎不大符合围棋人才产生和成长的规律。 中国的棋界领导关注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不但要关心既定的“新秀层”,同样要关注“老”棋手,他们其实正当年,要给他们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后,千万别忽视、冷落了广大的棋迷,要知道李昌镐正是儿时看到爷爷经常下棋而学会并迷上围棋的。就连今年全国晚报杯冠军、年仅11岁的时越的启蒙教练,其实也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大棋迷。应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使棋迷可以经常看棋、下棋、学棋,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充实与提高,这样,棋迷的数量和热情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中国围棋的基础和实力才能真正扎实和雄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