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亚洲男排没有新技术 中国队后继乏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13:25 中国青年报 |
本报记者刘静 第12届亚洲男排锦标赛渐进尾声,作为亚排联主席,魏纪中坐镇亚锦赛,以一个国际排球人的眼光点评了亚洲排球。他说,亚洲排球有喜有忧。 亚洲男排没有新技术 亚锦赛上,令人欣喜的是亚洲排球的整体水平上升了,忧的是亚洲排球与世界高水平的距离并没有缩小。亚洲排球不再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分天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队的水平正在向中日韩逼近。魏纪中说,造成目前亚洲男排“乱世”是否缘于中日韩水平下降,还有待观察。 从亚锦赛看,各支球队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大多数球队只靠三号位的进攻,这样的进攻有局限性,很容易被限住。与欧洲球队相比,亚洲各队的强攻能力还是太弱。魏纪中不客气地说,亚洲男排只是在原先粗糙的基础上改得细了一些,并没有在哪个环节有突破的迹象。如果亚洲排球不能创新,将很难与欧洲强队抗衡。 中国男排后备力量匮乏 伊朗、印度队在亚锦赛上的崛起与他们青少年选手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印度与伊朗的青年队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分获亚军和第三名。 魏纪中对中国男排的后备力量表示了担忧,“没有后备人才,我们男排靠什么在2008年拿成绩?”男排中国少年队在世界少年锦标赛上没能进入八强,而中国青年队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更是一局没赢,预赛后就打道回府了。 中国男排后备人才匮乏的根子在于我们现行的体制,“我们承认现行的体制有他的优越性,但是一俊不能遮百丑,有一个不能回避的弊端就是短视,有些领导只重视眼前的成绩,他们并没有把后备人才的培养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国际排坛交流成为趋势 本届亚锦赛上,在15支参赛队中,有6支球队引进了“洋教练”,交流在亚洲排坛、乃至国际排坛已成为一种趋势。 魏纪中说,我主张中国男排也引进外国教练。目前亚洲男排的技术普遍落后,中国排坛得转变观念,忘掉昔日老女排的辉煌,从新开始。前不久,中国排球管理中心请来外国专家讲课,当时有200多名各级教练员听课,但是光开培训课是不够的,只有实际带队才有实际的效果。 “此外,球员也应该走出去,到高水平的联赛中去锻炼,但是,先出队伍才出明星,中国男排在国际排坛的水平不高,所以中国球员还没有实力到国外高水平的联赛中露脸。这也是无奈的现实。”而中国国内的排球联赛整体水平不高,职业化进程缓慢,魏纪中建议说,也许把排球联赛交给企业来运作,市场化的程度会更高些,可看性也会比现在强些。 男排奥运资格赛将于明年5月开打,本届亚锦赛的前5支球队将与3支欧洲球队争夺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资格赛的前两名才能进军雅典,如果资格赛的冠亚军全是欧洲队,则5支亚洲球队中成绩最好的一支最终出线。 魏纪中说,由于欧洲球队实力强大,实际上只有亚洲冠军才有资格搭上去雅典的班车。他说:“如果依旧保持现状,中国男排在奥运资格赛的形势将十分严峻。(本报天津9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