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上海足球论坛-旁听不是多余的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0日13:43 《足球》报 | |
很多事情的意义,只有等到多年之后才能显现,比如说一些当初看来轰轰烈烈的事情,也许不久之后就会被证明只是一场闹剧,当然也有一些事情,在当时看来平淡,但是在多年之后,它会被时间证明,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行为。 曾经拒绝了皇马的申花,却兴致勃勃地举办起了足球论坛,申花不想把两件事情做比较,但是他们却用行动作出了自己的比较,你可以选择花350元看皇马的一场训练比赛,你也 中国足协派出了薛立为首的“旁听团”,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足协官员这次是带着耳朵来的,我看到薛立在记笔记,老郎也在记,我们不能指望这样一次论坛,可以对中超的框架良好搭建起到决定性意义,但是至少在这样一个时候,借这样一个机会,哪怕这次论坛只为中超的诸多文件中增添了几个标点符号的修改,这一次旁听就不能说是多余的。 中国足球是不幸的,我们羡慕英超的成熟市场,包括他们的转播权出售,包括他们每场比赛90%的上座率,包括他们的股份制。 但是中国足球又是幸运的,英国足球经过一百年才有了今天,我们用不着走弯路,我们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可以学习,虽然我们强调国情,但是国情并不能成为解释一切的理由,国情不可以成为借口。 请贝克汉姆来中国要花多少钱?也许一个零头就可以举办一次类似这样的上海论坛,如果一年中国有三次四次这样的论坛,这对中国足球的帮助,和一场商业比赛相比,不见得会小多少。 坐在上海论坛的会场,我们看到台上的嘉宾在讲述赚钱之道,而从台下的那些俱乐部老总的眼神中,从青岛俱乐部老总对于上市问题的追问,从林乐丰厚厚的听课笔记中,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于中超的希望,和对未来“钱”景的无限渴望。(姬宇阳) |